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2675B02675B02675B02675
字號B02675正字 - 14 - 18 
說文釋形「璵」《說文》不錄,見於《說文》新附。
《說文》新附:,璵璠也。从玉,與聲。(以諸切)
注音ˊ
漢語拼音
釋義

「璵璠」:

(1) 美玉、寶玉。大徐本《說文解字.玉部.新附》:「璵,璵璠也。」《玉篇.玉部》:「璵,璵璠,美玉皃(貌)。」漢.桓寬《鹽鐵論.晁錯》:「夫以璵璠之玼而棄其璞,以一人之罪而兼其眾,則天下無美寶信士也。」唐.李白〈贈別從甥高五〉詩:「魚目高太山,不如一璵璠。」

(2) 比喻美好之品德或人物。三國魏.曹植〈贈徐幹詩〉:「亮懷璵璠美,積久德逾宣。」唐.杜甫〈貽華陽柳少府〉詩:「吾衰臥江漢,但愧識璵璠。」

B02675
B02675-001
部首筆畫  - 13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原異體字表所收字形作:「」。


B02675
B02675-004
部首筆畫  - 14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玉部》。


B02675
B02675-002
部首筆畫  - 14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魚韻》。

《康熙字典.玉部》。

《中文大辭典.玉部》。

漢字結構之部件或可易位成異體,他如「峰」之作「」、「秋」之作「秌」等。


B02675
B02675-003
部首筆畫  - 17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魚韻.璵字》引〈楊統碑〉。

《字彙補.玉部》。

《中文大辭典.玉部》。


注音 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璵」之異體。「璵」之篆文作「」,大徐本《說文解字.玉部.新附》:「璵璠也。從玉與聲。」

」字見《漢隸字源.平聲.魚韻》引〈楊統碑〉,《隸辨.平聲.魚韻》引《隸釋》云:「『』即『璵』字。」

按:「璵」與「」,或形近而誤書,不然,審之形構,「璵」從玉與聲,「」從玉輿聲。考「與」者余呂切,「輿」者以諸切,二字音同,則「璵」之作「」,乃為以同音字改易聲符者也,其為異體信然,故可收。

說文解字(大徐本)
漢隸字源
平聲.九魚.頁58.右
隸辨
卷一.平聲.九魚.頁74.左
金石文字辨異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九魚.羊諸切.頁69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部.頁14.左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下平聲.頁523.左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2: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