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器名,形制如環。大徐本《說文解字.玉部.新附》:「璩,環屬。」漢.鄒陽〈酒賦〉:「綃綺為席,犀璩為鎮。」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禮異》:「古者安平用璧、興事用圭、成功用璋、邊戎用珩、戰鬭用璩、城圍用環。」
2. 姓。系出姬姓,春秋衛大夫蘧伯玉之後,子孫改為璩姓。如漢代有璩光岳。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玉部》。
《重訂直音篇.卷一.玉部》。
「」為「璩」之異體。
《龍龕手鑑.玉部》云:「或作。音渠,音環也。」按:「」為「璩」之異體字。《重訂直音篇.玉部》云:「璩,音渠,環屬,玉名……。,同上,耳環。」
按:「璩」之作「」,當是由「」變為「」,再變為「」也。
《四聲篇海.玉部》。
《集韻.平聲.魚韻》。
大徐本《說文.玉部.新附》云:「,環屬,從玉豦聲。見《山海經》。彊魚切。」
《集韻.平聲.魚韻》:「璩,環屬,戎夷貫耳。或作。」《類篇.王部》:「璩,求於切,環屬,戎夷貫耳。或作。」《四聲篇海.玉部》:「,音渠,玉名。」《字彙.玉部》:「強魚切,音渠,玉名。」《康熙字典.玉部》《中文大辭典.玉部》《漢語大字典.玉部》均有「」字,為「璩」之異體字。
按:「」當是「從王渠省聲」之形省字。
《龍龕手鏡.玉部》。
《龍龕手鑑.玉部》
《龍龕手鑑.玉部》云:「今璩正。音渠,玉名也。」《龍龕手鏡.玉部》同。《四聲篇海.玉部》云:「,音據,義同。」
按:「」為「璩」之異體字,「虍」字於行書中每作「」,如「虎」作「」,「豦」作「」是也,故「」為「璩」異體字可信也。
《正字通.玉部》。
《正字通.玉部》:「,俗璩字。」《康熙字典.玉部》《中文大辭典.玉部》同引《正字通》。
按:「璩」之作「」,乃行書筆異。
《集韻.平聲.魚韻》云:「璩,環屬,戎夷貫耳。或作。」《類篇.王部》同。《四聲篇海.玉部》云:「,音渠,耳環。」《字彙.玉部》云:「,並同璩。」《正字通.玉部》云:「,同。」「」亦「璩」也。《康熙字典.玉部》引《字彙》云:「同」。《中文大辭典.玉部》《漢語大字典.玉部》亦云「」同「璩」。
按:「璩」為「從玉豦聲」的形聲字。「」則為「從玉渠聲」的形聲字。二字為聲符異構之異體字也。
《宋元以來俗字譜.玉部》引〈通俗小說〉。
《字彙.玉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