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石。《說文解字.玉部》:「瑰,玟瑰。」《詩經.秦風.渭陽》:「何以贈之?瓊瑰玉珮。」唐.李商隱〈贈庾十二朱版〉詩:「固漆投膠不可開,贈君珍重抵瓊瑰。」
2. 珍奇、美好。如:「瑰寶」、「瑰姿」。漢.張衡〈西京賦〉:「攢珍寶之玩好,紛瑰麗以奢靡。」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觀其大抵所歸,莫不高談宮館,壯語畋獵,窮瑰奇之服饌,極蠱媚之聲色。」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玉部》。
(一)
「」為「瑰」之異體。瑰,段注本《說文解字.玉部》作「」,云:「玟瑰也,從王鬼聲。」《龍龕手鏡.玉部》收「」「」二字,為「」之異體,義為「偉大之貌」。《正字通.玉部》收「」字,下云:「瑰瓌並同,俗從回。」則「」又為「瑰」之俗字。《字彙補.玉部》收「」字,云:「字之訛。」《康熙字典.備考.玉部》同。「」形既見於文獻,故「」當為「瑰」之異體字。
(二)
=>「」之異體。
「」為「瑰」之異體。瑰,段注本《說文解字.玉部》作「」,云;「玟瑰也,從王鬼聲。」《龍龕手鏡.玉部》收「」字,為「」字之異體,義為「偉大之貌」,形為從玉回聲。然《正字通.玉部》「」字下云:「瑰瓌並同,俗從回」,又視「」為「瑰」之俗字,則「」當為「瑰」之異體字。
《精嚴新集大藏音.玉部》。
《敦煌俗字譜.玉部.瑰字》引〈中53.445.下-1〉。
《龍龕手鑑.玉部》。
《佛教難字字典.玉部》。
「」為「瑰」之異體。瑰,段注本《說文解字.玉部》作「」,云:「玟瑰也,從王鬼聲。」《龍龕手鏡.玉部》收「」,為「」之異體,義為「偉大之貌」,《集韻.平聲.灰韻》姑回切下收「瓌」三字,並云:「《說文》玫瑰,一曰圜好,一曰瓊瑰石次玉,或作瓌。」則「」又為「瑰」之或體字。《類篇.玉部》「瑰」下亦收「」字,與《集韻》同,故「」當為「瑰」之異體字。
《字彙.玉部》。
「」為「瑰」之異體。瑰,段注本《說文解字.玉部》作「」,云:「玟瑰也,從王鬼聲。」《龍龕手鏡.玉部》收「」字,為「」之異體,義為「偉大之貌」。《字彙.玉部》「」下云:「同瓌」,「瓌」下云:「姑回切,音規,與瑰同。」《正字通.玉部》「」下則云:「俗瓌字。」「瓌」下云:「瑰並同。」故「」當為「瑰」之異體字。
《玉篇.玉部.字》。
「」為「瑰」之異體。瑰,段注本《說文解字.玉部》作「」,云:「玟瑰也,從王鬼聲。」「」字大徐本《說文》作「」,隸定為「」,段注本《說文》作「」,隸定為「」,形稍有差異。《字彙.玉部》「」下云:「同瑰」,(《金石文字辨異.平聲.灰韻》「瑰」下云:「或作瓌」,「」下云:「〈漢都鄉正衛彈碑〉王,《隸辨》云:「即瓌。」)則「瑰」「」二字亦當通用。故「」當為「瑰」之異體字。
=>「傀」之異體。
(三)
「瓌」為「瑰」之異體。瑰,段注本《說文解字.玉部》作「」,云:「玟瑰也,從王鬼聲。」《隸辨.平聲.灰韻》引〈繁陽令楊君碑〉有「」字,注云:「《玉篇》瓌同。」今《玉篇.玉部》、《廣韻.平聲.灰韻》等「瓌」音義皆同。《類篇.玉部》「」作「瑰」,亦與「瓌」音義相同。故「瓌」當為「瑰」之異體字。
「」為「瑰」之異體。瑰,段注本《說文解字.玉部》作「」,云:「玟瑰也,從王鬼聲。」《金石文字辨異.平聲.灰韻》「瑰」下云:「或作瓌。」「」下云:「〈漢都鄉正衛彈碑〉王,《隸辨》云:即瓌。」(合併觀之,「」「瑰」亦可通用。)《字彙.玉部》「瓌」下亦云:「姑回切,音規,與瑰同。」而「」下則云:「同瑰。」《正字通.玉部》則於「」下明言:「瓌瑰義並同。」今既定「瑰」為正字,故「」當為「瑰」異體字。(一)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