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589A02589A02589A02589A02589
字號A02589正字 - 09 - 13 
說文釋形大徐本:,諸侯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犂冠。《周禮》曰:「天子執瑁四寸。」从玉、冒,冒亦聲。,古文省。(莫報切)
段注本:,諸侯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犂冠。《周禮》曰:「天子執瑁四寸。」从王、冒,冒亦聲。,古文从冃。(莫報切)
注音(一)ㄇㄠˋ (二)ㄇㄟˋ
漢語拼音(一)mào (二)mèi
釋義

()ㄇㄠˋ

古帝王所執之玉,用以合諸侯所持之因覆於圭上,故曰說文解字.玉部:「,諸侯執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犁冠。《周禮》曰:『天子執四寸。』」。字彙.玉部:「諸侯即位,天子賜以命圭上邪銳,瑁方四寸,其下亦邪刻之,闊狹長短如頭,諸侯執圭來朝,天子以瑁之刻處,冒彼頭,以齊瑞信,猶今之合符然。」

()ㄇㄟˋ

「玳瑁」:動物名。龜鱉目海龜科。其背甲呈黃褐色,有黑斑,身長可達一公尺前寬後尖。多分佈於熱帶海洋。光潤美麗,可製成飾品。亦稱為「蝳瑁」、「蝳蝐」、「玳瑁」、「」。

A02589
A02589-002-1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玉部》。


注音 (1)ㄇㄟˋ (2)ㄇㄠˋ
漢語拼音 (1)mèi (2)mào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瑁」之異體。「瑁」之篆文,段注本《說文.玉部》作「」,曰:「諸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冠。《周禮》曰:『天子執瑁四寸。』從玉冒,冒亦聲。,古文從。」大徐本篆作「」,其古文作「」。

」字見《玉篇.玉部》,曰:「五厥切。珠名。」《廣韻.入聲.月韻》亦曰:「神珠。」《集韻.入聲.月韻》、《類篇.玉部》並同,然《字彙.玉部》則曰:「,古文『瑁』字。」《正字通.玉部》亦曰:「,古文『瑁』省。」

按:「」字當是段注本《說文》古文之楷定者,然其古文從「」,楷變作「月」,與日月字同形,字與《玉篇》以降字書以為「神珠」之「」相掍;夫「神珠」之「」當是一字,而「瑁」之古文之「」又是一字,二者無涉。「」既是「瑁」之古文之楷定者,則其為「瑁」之異體有徵,故可收。

A02589
A02589-001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玉部.瑁字》。


注音 (1)ㄇㄟˋ (2)ㄇㄠˋ
漢語拼音 (1)mèi (2)mào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瑁」之異體。「瑁」之篆文,大徐本《說文.玉部》作「」,曰:「諸侯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冠。《周禮》曰:『天子執瑁四寸。』從玉冒,冒亦聲。,古文省。」段注本篆作「」,其古文作「」。「」字見《玉篇.玉部》,以為「瑁」之古文,《廣韻.去聲.隊韻》並同。

按:「」字當是大徐本《說文》古文之楷定者。夫「瑁」從冒聲,冒從目,所謂「省」者,當是省「」而存「目」,則「」乃從玉冒省聲也,其為「瑁」之異體可信,故可收。

A02589
A02589-005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去聲.隊韻》。


A02589-007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去聲.隊韻》。


#「」另兼正字。

A02589
A02589-004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瑁字》引〈遼張儉墓誌〉。

《龍龕手鑑.玉部》。


A02589
A02589-003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隊韻》。


注音 (1)ㄇㄟˋ (2)ㄇㄠˋ
漢語拼音 (1)mèi (2)mào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瑁」之異體。《說文.玉部》篆作「」,云:「諸侯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犁冠。《周禮》曰:『天子執瑁,四寸。』從玉冒,冒亦聲。,古文省。」

《廣韻.去聲.隊韻》瑁,注云:「瑁,亦作。」又《集韻.去聲.隊韻》瑁同,注曰:「瑁,龜屬,或從甲」。《四聲篇海.甲部》:莫代切,亦作瑁。《經典文字辨證書.王部》以「瑁」為正字,「」為俗字,並引陸德明曰:或作

瑁既是龜屬,或從甲,取龜甲之「甲」為意符代從「玉」之瑁,故瑁、同字,收「」為「瑁」之異體。

A02589-006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虫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ㄇㄟˋ #ㄇㄟˋ
漢語拼音 mèi #mèi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蝐」為「瑁」之異體。

《集韻.去聲.隊韻》瑁,龜屬,或從虫。《字彙.虫部》蝐,同瑁。《正字通.虫部》蝐,俗瑁字。《重訂直音篇.卷六.虫部》蝐,蝳蝐,龜屬。

「瑁」與「蝐」,為龜屬,字又從甲,或從虫,乃成異形同字。故收「蝐」為「瑁」之異體。


#「」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碑別字新編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十八隊.莫佩切.頁532
去聲.十九代.莫代切.頁535
去聲.三十七號.莫報切.頁587
入聲.二沃.謨沃切.頁650
去聲.十九代.莫代切.頁535
入聲.十月.魚厥切.頁678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玉部.頁2.右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上去聲.頁134.右
卷五.檜下去聲.頁454.右
卷八.姑下去聲.頁606.右
異體字手冊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十八隊.頁230.左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5: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