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磨製玉器。《說文解字.玉部》:「琱,治玉也。」 2.刻鏤。通「雕」、「彫」。《荀子.君道》:「修冠弁衣裳、黼黻文章、琱琢刻鏤、皆有等差,是所以藩飾之也。」《漢書.卷九○.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琱而為樸,號為罔漏吞舟之魚。」《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巧言利口以進其身,陰奉琱瑑刻鏤之好以納其心。」 3.雕畫彩飾。《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貢禹》:「牆塗而不琱,木摩而不刻。」《北史.卷六一.列傳.閻慶》:「數以琱麗之物取悅於皇太子,由是甚見親待,每稱之於上。」 4.經雕飾者。《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王命尸臣,官此栒邑,賜爾旂鸞黼黻琱戈。」唐.顏師古.注:「琱戈,刻鏤之戈也。」《鏡花緣》第一○回:「身穿白布箭衣,頭上束著白布漁婆巾,臂上跨著一張琱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