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珪」《說文》作「圭」。大徐本:,瑞王也。上圜下方,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皆七寸,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皆五寸,以封諸侯,从重土。楚爵有執圭。,古文圭,从玉。(古畦切)段注本:,瑞玉也。上圜下方,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皆七寸,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皆五寸,以封諸侯,从重土。楚爵有執圭。,古文圭,从王。(古畦切)
玉圭。同「圭」。《說文解字.土部》:「圭,瑞玉也。上圜下方。……珪,古文圭从玉。」《左傳.襄公三十年》:「八月甲子奔晉,駟帶追之。及酸棗,與子上盟,用兩珪質于河。」《史記.卷四.周本紀》:「襄王乃賜晉文公珪、鬯、弓、矢,為伯,以河內地與晉。」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珪字》引〈隋爾朱端墓誌〉。
《碑別字新編.十畫.珪字》引〈隋張景畧墓誌〉。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