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ㄆㄧㄣˊ
1. 蚌珠、珍珠。《說文解字.玉部》:「玭,珠也。」《大戴禮記.保傅》:「上有雙衡,下有雙璜、衝牙、玭珠以納其間,琚瑀以雜之。」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流羽毛之威蕤,垂環玭之琳琅。」
2. 蚌之別名。《說文解字.玉部》「玭」字清.段玉裁.注:「玭,本是蚌名,以為珠名。韋昭曰:『玭,蚌也。』」
(二)ㄆㄧㄢˊ,ㄆㄧㄣˊ之又音。
(三)ㄆㄧˊ,ㄆㄧㄣˊ之又音。
〔關鍵文獻〕
《正字通.玉部》。
《中文大辭典.玉部》。
《玉篇.玉部.玭字》。
《集韻.平聲.先韻》。
《字彙.玉部》。
(二)
「」為「玭」之異體。《說文.玉部》篆作「」,云:「珠也。從玉比聲。步因切」。
「」之字形,見於《龍龕手鑑.玉部》。《玉篇.玉部》玭,同。《集韻.平聲.先韻》玭,或作。《類篇.王部》字作「」,云:「蒲眠切。珠名」。又《字彙.玉部》收「」,云:「同玭」。今楷體亦作。
故「」同「玭」,當由音衍另構之俗字。今收「」字以為「玭」之異體。
(一)
=>「鞞」之異體。
《康熙字典.玉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