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2584B02584B02584B02584B02584
字號B02584正字 - 18 - 21 
說文釋形「獾」《說文》作「貛」。
,野豕也。从豸,雚聲。(呼官切)
注音ㄏㄨㄢ
漢語拼音huān
釋義

食肉目貂科動物之通稱。體形粗胖,扁頭,臉上有斑紋,毛多灰色。腿短,走路蹣跚,然前肢強勁有力,適於掘洞。常於夜間活動,以昆蟲、鼠類、果實、鳥蛋等為食。有豬獾、狗獾、美洲獾等種類。《龍龕手鑑.犬部》:「獾,野豚也。」《宋書.卷六七.列傳.謝靈運》:「山上則猨貍獾,犴獌猰。山下則熊羆豺虎,羱鹿麕麖。」《三遂平妖傳》第三回:「卻欲轉身,忽然山垇裏,趕出一群獾來,眾獵戶道:『我們各逞本事,趕取那獾,先得者,眾人出來相賀。』」

B02584-007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犬部.字》。

《龍龕手鑑.犬部》。

《重訂直音篇.卷六.犬部》。


#「」另兼正字。

B02584
B02584-005
部首筆畫  - 17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犬部.字》。


B02584
B02584-001
部首筆畫  - 18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桓韻》。

《正字通.豕部》。

《漢語大字典.豕部》。


注音 ㄏㄨㄢ
漢語拼音 huā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獾」之異體。獾,《龍龕手鑑.犬部》:「獾,呼官反。野豚也。」《玉篇.豕部》收「」字,注云:「呼丸切。野豬。」《集韻.平聲.桓韻》「獾」下云:「《說文》野豕也。亦作獾。」《康熙字典.豕部》「」下云:「《說文》本作,《集韻》亦作獾。」按:字從豕、雚聲;獾字從犬、雚聲,二字音義相同,依字義當從「豕」,今既定「獾」為正字,故「」當為「獾」之異體字。

B02584
B02584-004
部首筆畫  - 17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豸部.字》。

《四聲篇海.豸部》。


B02584
B02584-003
部首筆畫  - 17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豸部》。


B02584
B02584-006
部首筆畫  - 17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仙韻》。


B02584-002
部首筆畫  - 18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豸部》。

《正字通.豸部》。

《漢語大字典.豸部》。


注音 ㄏㄨㄢ
漢語拼音 huā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獾」之異體。獾,《龍龕手鑑.犬部》:「獾,呼官反。野豚也。」,《說文解字.豸部》:「,野豕也。從豸、雚聲。」《集韻.平聲.桓韻》「獾」下云:「《說文》野豕也。亦作獾。」《中華字海.豸部》「」下云:「同獾。見《集韻》。」按:獾本作「」,見《說文》,古從豸與從犭者多相混,如「貓」或作「」;今既定「獾」為正字,故「」當為「獾」之異體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五經文字
豸部.頁38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十六桓.呼官切.頁147
平聲.二仙.逵貟切.頁173
平聲.二仙.逵貟切.頁173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四.俗語字音.頁626
彙音寶鑑
卷二.觀上平聲.頁198.右
卷二.觀上平聲.頁198.右
卷二.觀上平聲.頁198.右
卷二.觀上平聲.頁198.右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2: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