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ㄓㄠˇ 1. 人類手、腳上之指甲。如:「指爪」、「腳爪」。晉.葛洪《神仙傳》卷三:「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杜少卿看那先生細瘦,通眉長爪,雙眸炯炯,知他不是庸流。」 2. 動物之掌和趾。如:「雞爪」、「鴨爪」。唐.白居易〈新樂府.杜陵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元.馬致遠〈漢宮秋.楔子〉:「為人鵰心雁爪,做事欺大壓小。」 3. 器具之腳。如:「這盤子有三個爪。」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二)ㄓㄨㄚˇ 「爪子」:動物之尖甲腳趾。如:「虎爪子」、「雞爪子」。或稱「爪兒」。《唐詩紀事.卷三九.劉禹錫》:「四人探驪龍,子先獲珠,所餘鱗爪,何用邪!」《明詩紀事.戊籤.卷一六.孫宜》引錢謙益《列朝詩集》:「余觀其詩,剽擬字句,了無意味,求杜之片鱗半爪不可得,而況其肉乎?」 (三)ㄍㄨㄚ 「瓜」之異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