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炊煮食物。《孟子.滕文公上》:「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紅樓夢》第一○五回:「聞得赦老與政老同房各爨的,理應遵旨查看賈赦的家資。」
2. 爐灶。《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煮,辦膳羞之物。」漢.鄭玄.注:「爨,今之灶。」
3. 一種宋代雜劇或金代院本簡短表演之名稱。如:「講百花爨」、「文房四寶爨」。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三一五首之一○三:「梨園爨本募誰修,亦是風花一代愁。」
4.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佈於今雲南省東部地區。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木部》。
《中華字海.木部》。
「」字從木、聲。「」為「爨」之異體,「」可視為「」之累增異體。
「」為「爨」之異體。爨,《說文解字.爨部》:「,齊謂之炊,象持甑,冂為竈口,廾推林內火。」《龍龕手鑑.木部》收「」字,注云:「巒反。」按:「」字從木、聲。「」為「爨」之異體,見《偏類碑別字.火部》引〈唐爨君墓誌〉,《集韻.平聲.桓韻》「七丸切」下亦收「」字,音正與「」之「巒反」合。故「」可視為「」之累增異體,即當為「爨」之異體字。
《四聲篇海.爨部》。
《字彙補.火部》。
《中文大辭典.火部》。
《集韻.去聲.換韻》。
《字彙.火部》。
「」為「爨」之異體。音ㄘㄨㄢˋ。
段注本《說文解字.爨部》:「,齊謂炊爨。象持甑,冖為竈口,推林內火。,籀文爨省。」徐鉉七亂切,今音ㄘㄨㄢˋ。
《字彙.火部》:「,籀文爨字。」《中文大辭典.火部》:「,爨之籀文。」
按:《說文》載有「」為「爨」之籀文,「」省「」,餘與篆文同。
《龍龕手鑑.火部》。
《宋元以來俗字譜.火部》引〈太平樂府〉。
《正字通.火部》。
《碑別字新編.二十九畫.爨字》引〈宋爨龍顏碑〉。
《宋元以來俗字譜.火部》引〈通俗小說〉。
《偏類碑別字.火部.爨字》引〈宋爨龍顏碑〉。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翰韻.爨字》引〈唐干祿字書〉。
《中華字海.火部》。
《偏類碑別字.火部.爨字》引〈魏温泉頌〉。
《六書正譌.去聲.翰換韻》。
《碑別字新編.二十九畫.爨字》引〈魏元鑽遠墓誌〉。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翰韻.爨字》引〈北魏温泉頌〉。
《重訂直音篇.卷五.火部》。
《古文四聲韻.去聲.換韻》。
《偏類碑別字.火部.爨字》引〈唐爨君墓誌〉。
《干祿字書.去聲》。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翰韻.爨字》引〈唐新造廚庫記〉。
《集韻.去聲.綫韻》。
《彙音寶鑑.觀上去聲》。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翰韻.爨字》引〈唐秋日宴石淙序〉。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譌》。
《字彙補.臼部》。
《中文大辭典.臼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