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ㄩㄣˊ 具濃煙而無焰之火。《說文解字.火部》:「熅,鬱煙也。」《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蘇健》:「鑿地為坎,置熅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唐.顏師古.注:「熅謂聚火無焱者也。」唐.陸羽《茶經.卷上.二之具》:「中置一器,貯煻煨火,令熅熅然。」
(二)ㄩㄣˋ 以熱力將物品壓平。同「熨」。《集韻.去聲.焮韻》:「熅,以火伸物。」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文韻.熅字》引〈孟郁脩堯廟碑〉。
《玉篇.火部.字》。
《集韻.上聲.混韻》。
《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簡畫者》。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漢隸字源.平聲.文韻.熅字》引〈魏脩孔子廟碑〉。
《集韻.平聲.魂韻》。
《康熙字典.火部》。
《中文大辭典.火部》。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熅字》引〈魏嵩陽寺碑〉。
《佛教難字字典.火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