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ㄈㄣˊ 1. 燒。《說文解字.火部》:「焚,燒田也。」《左傳.桓公七年》:「經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列傳.伏生》:「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後漢書.卷五四.列傳.楊震》:「關中遭王莽變亂,宮室焚燒,民庶塗炭,百不一在。」 2. 古代刑罰之一。炮烙人犯。《書經.泰誓上》:「焚炙忠良,刳剔孕婦。」《周禮.秋官.掌戮》:「凡殺其親者焚之。」 3. 乾。如:「焚風」。《廣雅疏證.卷二上.釋詁》:「焚,乾也。」 (二)ㄈㄣˋ 僵仆、敗壞。通「僨」。《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八.春秋左氏音義之四》:「服虔云:『焚,讀曰僨。僨,僵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