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413A02413A02413A02413A02413A02413A02413A02413
字號A02413正字 - 08 - 12 
說文釋形「焚」《說文》大徐本作「燓」,段注本作「焚」。
大徐本:,燒田也。从火、棥,棥亦聲。(附袁切)
段注本:,燒田也。从火、林。(符分切)
注音(一)ㄈㄣˊ (二)ㄈㄣˋ
漢語拼音(一)fén (二)fèn
釋義

()ㄈㄣˊ

1.  燒。《說文解字.火部》:「焚,燒田也。」《左傳.桓公七年》:「經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列傳.伏生》:「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後漢書.卷五四.列傳.楊震:「關中遭王莽變亂,宮室焚燒,民塗炭,百不一在。」

2.  古代刑罰之炮烙人犯書經.泰誓上》:「炙忠良,剔孕婦。」周禮.秋官.掌戮》:「凡殺其親者之。」

3.  乾。如:「焚風」。廣雅疏證.卷二上.釋詁》:「,乾也。」

()ㄈㄣˋ

、敗壞。通「」。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有齒,以其身,賄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八.春秋左氏音義之四:「服虔云:『,讀曰僵也。』」

A02413
A02413-003-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火部.焚字》引〈唐上柱國邊真墓誌〉。


注音 (1)ㄈㄣˊ (2)ㄈㄣˋ
漢語拼音 (1)fén (2)fèn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焚」之異體,音ㄈㄣˊㄈㄣˋ

《偏類碑別字.火部》云:「焚,〈唐上柱國邊真墓誌〉作。」亦見《佛教難字字典.火部》引。

按:「」當為「焚」之訛字,碑石「火」訛作「大」者常見,係《異體字例》。

A02413
A02413-013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火部》。


注音 (1)ㄈㄣˊ (2)ㄈㄣˋ
漢語拼音 (1)fén (2)fèn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焚」之異體。

」之字形見於《龍龕手鑑.火部》收炃、二俗字,並云與焚同。又《重訂直音篇.卷五.火部》焚,同

此以音同分化之異形,故收「」為「焚」之異體字。

A02413-009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火部.炃字》。


#「」另兼正字。

注音 ㄈㄣˊ #ㄈㄣˊ
漢語拼音 fén #fén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炃」為「焚」之異體。《說文解字.火部》篆作「」,云:「燒田也,從火亦聲。附袁切」。段注本《說文解字.火部》篆作「」,段注云:「即焚之訛」。

「炃」字《說文》未見。《龍龕手鑑.火部》、《玉篇.火部.焚字》皆收「炃」字,並云與「焚」同。《集韻.平聲.文韻》焚.或作、炃。另見《字彙.火部》炃,同焚。《正字通.火部》炃,俗焚字。

焚,或作炃,二形可為同字,故收「炃」為「焚」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2413
A02413-008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焚字》引〈隋造龍華碑〉。

《中華字海.大部》。


A02413
A02413-004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火部》引〈嶺南逸事〉。

《字彙補.巳集拾遺》。

《中文大辭典.火部》。


A02413
A02413-005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文韻.焚字》引〈唐李公紀功載政頌〉。


A02413-002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文韻》。


=>」之異體。

注音 (一)ㄈㄣˊ (二)ㄈㄣˊ
漢語拼音 (一)fén (二)fén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

」為「焚」之異體。音ㄈㄣˊ

《集韻.平聲.文韻》云:「焚,火灼物也。或作。符分切。」今音ㄈㄣˊ。《類篇.火部》同。《字彙.火部》:「,同焚。」《正字通.火部》、《中文大辭典.火部》同。

按:「賁」聲,「焚」聲古音同部,「焚」從火林會意,則「」當為從火賁聲之形聲字。

又按:「焚」有二音:一音ㄈㄣˊ,為燒田本義音讀,另音ㄈㄣˋ,係通「僨」之音,「焚」有通假音,「」字未見通假,應只讀ㄈㄣˊ音。

()

=>」之異體。

A02413-010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火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ㄈㄣˊ #ㄈㄢˊ
漢語拼音 fén #fán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燔」為「焚」之異體。《說文解字.火部》篆作「」,云:「燒田也,從火亦聲。附袁切」。段注本《說文解字.火部》篆作「」,段注云:「即焚之訛」。

《類篇.火部》焚,古作燔。《六書正.平聲.魂痕韻》,注云:「,燒田也。從火聲。又符分切,俗作燔、焚並非」。然又見《康熙字典.火部》收焚,古文燔。

焚、燔或以音同。古合為一字,今雖形義有別,然以文獻有據,故亦收「燔」為「焚」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2413-001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文韻》。


注音 (1)ㄈㄣˊ (2)ㄈㄣˋ
漢語拼音 (1)fén (2)fèn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焚」之異體,音ㄈㄣˊㄈㄣˋ

段注本《說文解字.火部》云:「,燒田也。從火林。」徐鉉附袁切,今音ㄈㄣˊ

《集韻.平聲.文韻》:「焚,火灼物也。或作。」《中文大辭典.火部》:「,與焚同。」

按:「焚」字,段注本《說文》作「焚」,大徐本《說文》作「」,段注云:「各本篆作,解作從火亦聲。今正。按《玉篇》、《廣韻》有焚無。焚,符分切。至《集韻》、《類篇》乃合焚為一字。」又云:「知火部即焚之訛。」甲骨文「焚」字亦上從「林」、下從「火」,與段說合,今以「焚」為正字,則「」為其異體字。

A02413
A02413-012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部》。

《重訂直音篇.卷五.火部》。


A02413
A02413-007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火部.焚字》引〈隋章仇禹生等造象記〉。

《中華字海.火部》。


A02413
A02413-006
部首筆畫  - 15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文韻.焚字》引〈隋章仇氏造像碑〉。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隸字源
平聲.二十文.頁102.右
隸辨
卷一.平聲.二十文.頁139.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十文.符分切.頁129
去聲.二十三問.方問切.頁545
去聲.二十七恨.蒲悶切.頁551
平聲.二十二元.符袁切.頁137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十三元魂痕韻.頁35.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四.火部.頁4.左
彙音寶鑑
卷一.君下平聲.頁20.右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5: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