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2384B02384B02384B02384
字號B02384正字 - 06 - 10 
說文釋形大徐本:,火气上行也。从火,丞聲。(煮仍切)
段注本:,火气上行也。从火,聲。(煮仍切)
注音ㄓㄥ
漢語拼音zhēng
釋義

❶火氣上升。墨子.節用中:「逮夏,下潤溼上熏烝。」
❷用熱水氣蒸東西。通「蒸」。如:「烝魚」、「烝飯」。宋.蘇軾.酒經:「吾始取麵而起肥之,和之以薑液,烝之使十裂。」
❸上淫,與長輩婦女姦通。左傳.桓公十六年:「衛宣公烝于夷姜。」遼史.卷一一二.逆臣傳上.耶律滑哥傳:「性陰險,初烝其父妾,懼事彰,與剋蕭臺哂等共害其父。」

眾多。詩經.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唐.杜甫.無家別詩:「人生無家別,何以為烝黎?」

古代冬天的祭祀。書經.洛誥:「戊辰,王在新邑,烝祭歲。」禮記.王制:「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

發語詞,置於句首。詩經.豳風.東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B02384
B02384-003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火部》。


=>」之異體。

B02384
B02384-001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火部》。


注音 ㄓㄥ
漢語拼音 zhēng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烝」之異體。「烝」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火部》:「火气上行也。從火丞聲。」今楷定通作「烝」(《玉篇.火部》)。「」字見《字彙.火部》曰:「烝:薰也、炊也、火氣上行也。:同上。」蓋移下部之義符「火」於左旁耳。據此,「」為「烝」之異體,可從。

B02384
B02384-002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火部》。


注音 ㄓㄥ
漢語拼音 zhēng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烝」異體。「烝」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火部》:「火气上行也。從火丞聲。」今楷定通作「烝」(《玉篇.火部》)。「」字見《龍龕手鑑.火部》曰:「:二,俗。煮仍反,熱氣也;又冬祭也。」蓋將下部之義符「火」替換為同義之「炎」,並移位至左旁耳。據此,「」為「烝」之異體,可從。

B02384
B02384-004
部首筆畫  - 14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食部》。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六蒸.頁194.右
隸辨
卷二.平聲.十六蒸.頁272.左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平聲.頁8.右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六蒸.諸仍切.頁248
上聲.四十二拯.□□切.頁429
去聲.四十七證.諸應切.頁608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俗書刊誤
卷七.略記字始.頁571(石鼓字)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兩字辨似.頁68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上平聲.頁322.右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9: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