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403A02403A02403A02403A02403
字號A02403正字 - 06 - 10 
說文釋形,尞也。从火,共聲。《詩》曰:「卬烘于煁。」(呼東切)
注音(一)ㄏㄨㄥ (二)(又音)ㄏㄨㄥˊ
漢語拼音(一)hōng (二)(又音)hóng
釋義

(一)ㄏㄨㄥ

1.  燒。《集韻.平聲.鍾韻》:「烘,燎也。」《詩經.小雅.白華》:「樵彼桑薪,卬烘于煁。」漢.毛亨.傳:「烘,燎也。」

2.  用火烤乾或藉火取暖。如:「烘手」、「烘焙」。《水滸傳》第一○回:「小人是牢城營差使人,被雪打濕了衣裳,借此火烘一烘。」《鏡花緣》第七九回:「我在那裏喫了一嚇,也不敢停留,一直趕到十里墩纔把衣服烘乾。」

3.  如火烤般的熱。《宋史.卷四四○.文苑列傳二.夏侯嘉正》:「若乃四序之變,九夏攸處,烘然而炎,沸然而煮。」金.元好問〈三鄉雜詩〉三首之一:「薄雲樓閣尤烘暑,細雨林塘已帶秋。」

4.  襯托、陪襯。如:「烘托」。宋.范成大〈春後微雪一宿而晴〉詩:「朝暾不與同雲便,烘作晴空萬縷霞。」宋.辛棄疾〈滿江紅.可恨東君〉詞:「更天涯、芳草最關情,烘殘日。」

(二)ㄏㄨㄥˊ,ㄏㄨㄥ之又音。

A02403
A02403-006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光部》。


A02403-004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火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ㄏㄨㄥˊ #ㄏㄨㄥˊ
漢語拼音 hóng #hó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灴」為「烘」之異體。《類篇.火部》:「烘、灴。胡公切,《字林》:『燎也。』或從工。烘又呼公切,《說文》:『A02447-003也。』引《詩》:『卬烘于煁。』」今據《類篇》定為烘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2403
A02403-00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中文大辭典.火部》。


注音 ㄏㄨㄥ
漢語拼音 hō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烘」之異體。《說文解字.火部》:「也。從火共聲。《詩》曰:卬烘于煁。」《中文大辭典.火部》:「、烘之本字。《說文》烘篆作,故為烘本字,烘乃隸書之變體。」按為篆文楷化字,故定為烘之異體。

A02403
A02403-005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光部》。


#「C09343」另兼正字。

A02403
A02403-002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虍部》。


注音 ㄏㄨㄥ
漢語拼音 hō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烘」之異體。《康熙字典.虍部》:「,《字彙補》火紅切,與烘同,火也。」按《字彙補》作「」,雖為一字,形體少異。實為篆文之隸變,即丘之篆文。故一字,均為烘之異體。

A02403
A02403-003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光部》。


注音 ㄏㄨㄥ
漢語拼音 hō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烘」之異體。《龍龕手鑑.光部》:「。三俗,火紅反。正作烘,火貌。」《字彙補.虍部》:「,火紅切,與烘同,火也。」按從虍之字,隸通作,故《字彙補》與《龍龕》之,實為一字。故定作烘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五經文字
火部.頁53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一東.胡公切.頁9
平聲.一東.呼公切.頁10
平聲.三鍾.居容切.頁20
平聲.三鍾.渠容切.頁21
去聲.一送.胡貢切.頁462
去聲.一送.呼貢切.頁463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上平聲.頁126.右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0 1: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