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ㄌㄨㄥˊ 1. 雨滴落貌。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瀧,雨瀧瀧也。」清.段玉裁.注:「瀧瀧,雨滴皃(貌)也。」清.曹寅〈雨夕送令彰還廣陵〉詩:「何緣共貧病,愁坐雨瀧瀧。」 2. 湍急貌。唐.賈島〈寄韓潮州愈〉詩:「隔嶺篇章來華岳,出關書信過瀧流。」 3. 湍急之水流。如:「奔瀧」、「飛瀧」。《彙音寶鑑.公下平聲》:「瀧,奔湍也。」 4. 水聲。宋.蘇軾〈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於南山中蟠龍寺〉詩:「谷中暗水響瀧瀧,嶺上疏星明煜煜。」 5. 浸漬、浸溼。《玉篇零卷.水部》:「瀧,《方言》瀧涿謂之沾漬。」《正字通.水部》:「瀧,又瀧涷,沾溼貌。」漢.王充《論衡.自紀》:「筆瀧漉而雨集,言溶而泉出。」 (二)ㄕㄨㄤ 1. 河川名。源出湖南省臨武縣西,流入廣東省,合於東江。 2. 「瀧岡」:山名。位於江西省永豐縣南一百六十里之鳳凰山。宋歐陽修葬其父母於此,撰有〈瀧岡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