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333A02333A02333A02333A02333A02333
字號A02333正字 - 12 - 15 
說文釋形大徐本:,涉水也。一曰藏也。一曰漢水為濳〔〕。从水,A01839A01839〕聲。(昨鹽切)
段注本:,涉水也。一曰藏也。从水,聲。一曰漢為。(昨鹽切)
注音ㄑㄧㄢˊ
漢語拼音qián
釋義

1.  涉水、於水面下活動。如:「潛水」。《說文解字.水部》:「潛,涉水也。」《左傳.哀公十七年》:「越子以三軍潛涉,當吳中軍而鼓之。」《晉書.卷七九.列傳.謝安》:「小將田汐請行,乃沒水潛行,將趣城,為賊所獲。」

2.  水流於地下。《廣韻.平聲.鹽韻》:「潛,水伏流。」《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源渾渾泡泡。」

3.  深藏、隱藏。《說文解字.水部》:「潛,一曰藏也。」《易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宋.蘇軾〈赤壁賦〉:「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4.  祕密、暗中。《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冬十月,權以大兵潛伏於阜陵俟之,淩覺而走。」晉.陶淵明《搜神後記》卷五:「後以雞鳴出去,平早潛歸。」《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亮只在屏風後聽。但有甚說話,主公都應承了。」

5.  專注、專一。漢.揚雄《法言.問神》:「昔乎仲尼潛心於文王矣,達之。」漢.班固〈答賓戲〉:「神默記,緪以年歲。」明.屠隆《綵毫記》第七齣:「到得廬山,幸遇滕空尊師。他許我道骨可成,人緣未斷,且暫回家,潛修密諦,後會有期。

6.  從漢水分歧出來的別流謂之潛。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潛,ㄧ曰漢為潛。」《爾雅.釋水》:「漢為,……江為沱。」晉.郭璞.注:「《書》曰:『沱既道。』」宋.邢昺.疏:「蓋以水從江、漢出者皆曰沱、潛,所以荊、梁二州皆有也。」

7.  詩經周頌篇名。共一章。根據詩序:「潛,季冬薦魚,春獻鮪也。」指季冬獻魚,春獻鮪,以祀祖先之詩。本章首二句為:「猗與漆沮,潛有多魚。」猗與,讚美之詞,即美矣哉。漆沮,二河川名。潛,藏也。

8.  姓。《廣韻.平聲.鹽韻》:「潛,又姓。《姓苑》云:『臨川人。』」

A02333
A02333-004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鹽韻.潛字》引〈荊州刺史度尚碑〉。


A02333
A02333-008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平聲》。

《異體字手冊.十五畫》。


A02333-001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水部》。


注音 ㄑㄧㄢˊ
漢語拼音 qiá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潛」之異體。「潛」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涉水也;一曰藏也。從水聲。一曰漢為潛。」(大徐本作「一曰漢水為潛。從水聲。」)

」字見《龍龕手鑑.水部》,以為「」之俗字,《六書正.平聲.鹽添嚴韻》並同。按:「」即「潛」之本形。「潛」之篆文右上從二「」,隸變通作「旡」,而與「夫」形近,則「」當是「潛」之俗訛者,其為異體,文獻有據,故可收。 

A02333
A02333-005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鹽韻.字》引〈夏承碑〉。


A02333
A02333-007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潛字》引〈魏元天穆墓誌〉。


A02333
A02333-003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鹽韻.潛字》引〈山陽太守祝睦碑〉。


A02333
A02333-006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水部.潛字》引〈唐蔣王府參軍王覽墓誌〉。


A02333-002
部首筆畫  - 16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簡畫者》。


注音 ㄑㄧㄢˊ
漢語拼音 qiá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潛」之異體。「潛」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涉水也;一曰藏也。從水聲。一曰漢為潛。」(大徐本作「一曰漢水為潛。從水聲。」) 

」字見《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簡畫者》,《正字通.水部》以為乃「潛」之俗字。按:「潛」之篆文右上從二「」,本作「」,今隸變通作「旡」,而「先」與之形近,則「」當是「潛」之俗訛者,其為異體,文獻有據,故可收。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二十四鹽.頁223.左
平聲.二十四鹽.頁224.右
隸辨
卷二.平聲.二十四鹽.頁318.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干祿字書
平聲.頁8.右
五經文字
水部.頁58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中.頁22.右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十四鹽.慈鹽切.頁288
去聲.五十五豔.慈艷切.頁627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二.平聲.二十四鹽.頁42.左
六書正譌
平聲.十四鹽添嚴韻.頁71.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頁228
卷三.韻辨輯略.頁530
彙音寶鑑
卷五.兼下平聲.頁411.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0: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