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277A02277A02277A02277A02277A02277
字號A02277正字 - 10 - 13 
說文釋形,器滿也。从水,益聲。(夷質切)
注音ˋ
漢語拼音
釋義

1. 液體漫出外流。《說文解字.水部》:「溢,器滿也。」《禮記.王制》:「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新唐書.卷九七.列傳.魏徵》:「是歲,大雨,穀、洛溢,毀宮寺十九,漂居人六百家。」

2. 流露、充滿。《孟子.離婁上》:「巨室之所慕,一國慕之;一國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徳教溢乎四海。」晉.陸機〈文賦〉:「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

3. 泛指外流、流失。《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孝經》曰:『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四回:「現在我們中國所用的全是墨西哥銀圓,利權外溢,莫此為甚!」

4. 過分、過度。漢.桓寬《鹽鐵論.錯幣》:「故人主積其食,守其用,制其有餘,調其不足,禁溢羨,厄利塗,然後百姓可家給人足也。」南朝宋.鮑照〈征北世子誕育上疏〉:「不勝殊歡溢喜,謹奉表以聞。」

5. 當量詞:

(1) 古代計算重量之單位。二十兩為一溢。通「鎰」。《戰國策.秦策一》:「白璧百雙,黃金萬溢。」漢.高誘.注:「萬溢,萬金也。二十兩為一溢也。」

(2) 古代計算容量之單位。一又二十四分之一升為一溢。《禮記.喪大記》:「子、大夫、公子、眾士食粥,納財,朝一溢米,莫一溢米。」

A02277
A02277-001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質韻》。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溢」之異體。「溢」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器滿也。從水益聲。」「」字見《集韻.入聲.質韻》,以為「溢」之省體,《類篇.水部》並同。按:「益」之甲文作「」(鐵二二三.四),金文作「」(申簋),篆文作「」,並象水溢滿皿上之形,引伸為凡滿也、饒也,「而溢」,複加一水旁,此猶「原」與「源」、「州」與「洲」、「然」與「燃」之屬,是為重形俗體也。」字既為「溢」之省,其為異體信然,故可收。

A02277
A02277-007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三畫.溢字》引〈唐處士張海墓誌〉。


A02277
A02277-004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覺韻.溢字》引〈東魏李仲璇孔子庿碑〉。


A02277
A02277-006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三畫.溢字》引〈唐臨清縣令王宏墓誌〉。


A02277
A02277-005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水部.溢字》引〈魏司馬昇墓誌〉。


A02277
A02277-002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溢字》引〈魏王夫人元華光墓誌〉。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溢」之異體。「溢」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器滿也。從水益聲。」「」字見《碑別字新編.十三畫》引〈魏王夫人元華光墓誌〉,以為「溢」字,《玉篇零卷.水部》並同。按:「益」之篆文作「」,從水皿,上之「」,即水()之倒形,隸變通作「益」,「溢」字取以為聲,而後碑文作「」,增一冗筆,當是斯時之俗寫也,雖是俗訛,然猶知其為同,是為異體可從,故可收。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五質.頁671.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水部.頁58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六至.神至切.頁473
入聲.五質.食質切.頁663
入聲.五質.弋質切.頁668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四.水部.頁11.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下入聲.頁339.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6: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