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沉迷於酒。《說文解字.水部》:「湎,沈於酒也。」《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京房易傳曰:『君湎于酒,淫于色,賢人潛,國家危,厥異流水赤也。』」
2. 沉迷、迷戀。《墨子.魯問》:「國家憙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唐.顏師古《隋遺錄》卷上:「帝昏湎滋深,往往為妖祟所惑。」
3. 放縱。《荀子.非十二子》:「多少無法,而流湎然,雖辯,小人也。」《漢書.卷八五.谷永杜鄴傳.谷永》:「亂服共坐,流湎媟慢,溷郩無別。」
〔關鍵文獻〕
《中國書法大字典.水部》。
《玉篇.水部.字》。
《佛教難字字典.水部》。
《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
《類篇.酉部》。
《字彙.酉部》。
「」為「湎」之異體。湎,《說文.水部》:「,沈於酒也。從水、面聲。《周書》曰:罔敢湎于酒。」《類篇.酉部》「」二字下云:「彌切。沈於酒也。或作。」《字彙.酉部》收「」字,注云:「同湎。」《正字通.酉部》「」下云:「同湎。」《康熙字典.酉部》「」下云:「《集韻》同湎。」按:「」字從酉、丏聲,音義與「湎」同,為後起形聲字,故「」當為「湎」之異體字。
《集韻.上聲.獮韻》。
《玉篇.酉部.字》。
《漢語大字典.酉部》。
《龍龕手鑑.面部》。
「」為「湎」之異體。湎,《說文.水部》:「,沈於酒也。從水、面聲。《周書》曰:罔敢湎于酒。」《龍龕手鑑.面部》收「」,以「」為「湎」之俗字。《字彙.酉部》收「」字,注云:「與湎同。飲酒失度也。」《正字通.酉部》「」下亦云:「俗湎字。」按:「」字從酉、面聲,音義與「湎」同,為後起形聲字。故「」為「湎」之異體字。
《彙音寶鑑.堅上上聲》。
《正字通.面部》。
《中文大辭典.面部》。
「」為「湎」之異體。湎,《說文.水部》:「,沈於酒也。從水、面聲。《周書》曰:罔敢湎于酒。」《龍龕手鑑.面部》收「」,以「」為「湎」之俗字。《正字通.面部》「」下云:「字之訛。《集韻》湎或作。舊註音湎,……本作湎,改作,並非。」《中文大辭典.面部》「」下云:「之訛字。」按:「」為「湎」之俗體,蓋由「」形訛誤而來,故「」當為「湎」之異體字。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