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261A02261A02261A02261A02261A02261A02261A02261A02261A02261A02261A02261A02261
字號A02261正字 - 09 - 12 
說文釋形「渤」《說文》不錄。
注音ㄅㄛˊ
漢語拼音
釋義

1.  水翻滾狀。漢.枚乘〈七發〉:「觀其兩傍,則滂渤怫鬱,闇漠感突,上擊下律。」宋.晁補之〈五丈渠〉詩:「五丈渠,河水齧堤三里餘,懸流下噴水渤潏。」

2.  「渤海」:

(1)   海洋名。位處中國東北,以山東、遼東半島環抱而成,其外為黃海。遼寧、河北兩省及山東省北部皆瀕臨此海。亦稱「北海」。

(2)   郡名。漢代設置,位處今河北境內,並及山東。

(3)   國名。唐武后稱帝時,靺鞨族粟末部長大祚榮所建。其盛時佔有松花江以南至日本海之地,五代後唐時為契丹所滅,改稱為「東丹」。

A02261
A02261-010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水部》。


A02261
A02261-005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水部.渤字》引〈唐夫人封氏墓誌〉。

《佛教難字字典.水部》。

《偏類碑別字.水部.渤字》引〈隋曹植碑〉。


注音 ㄅㄛ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渤」之異體。渤,《龍龕手鑑.水部》渤下云:「蒲沒反,渤澥,海名。」《偏類碑別字.水部》引〈夫人封氏墓誌〉渤作「」。《佛教難字字典.水部》渤下又收「」「」諸體。《偏類碑別字.水部》引〈隋曹植碑〉渤作「」,以上諸字都為「渤」字之省訛或僅為形體部分部件之移位,都可視為「渤」之異體字。

A02261
A02261-009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水部.渤字》引〈唐夫人封氏墓誌〉。


A02261
A02261-002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水部.渤字》引〈偽周白水令孔元墓誌〉。


注音 ㄅㄛ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渤」之異體。渤,《龍龕手鑑.水部》渤下云:「蒲沒反,渤澥,海名。」《偏類碑別字.水部》引〈偽周白水令孔元墓誌〉渤作「」,此形亦收於《佛教難字字典.水部》。按:「」當為「渤」形之訛。「」可收為「渤」之異體字。

A02261
A02261-013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水部.渤字》引〈唐樊浮邱夫人李氏墓誌〉。

《佛教難字字典.水部》。

《中華字海.氵部》。


A02261
A02261-008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水部.渤字》引〈隋曹植碑〉。


A02261
A02261-007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水部.渤字》引〈隋明雲騰墓誌〉。

《佛教難字字典.水部》。

《中華字海.氵部》。


A02261
A02261-004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沒韻.字》引〈孫叔敖碑陰〉。


注音 ㄅㄛ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渤」之異體。渤,《龍龕手鑑.水部》渤下云:「蒲沒反,渤澥,海名。」《隸辨.入聲.沒韻》引〈孫叔敖碑陰〉渤作「」。《偏類碑別字.水部》引〈隋明雲騰墓誌〉渤作「」。《偏類碑別字.水部》引〈唐樊浮邱夫人李氏墓誌〉渤作「」。《六朝別字記新編.張奢碑》渤作「」。《中華字海.部》引〈隋高墓志〉渤作「」。按:「渤」所從之「勃」,小篆作「」(《說文解字.力部》),以上諸體「」「」「」「」「」之右形,當皆由小篆之形訛變而成,都可視為「渤」之異體字。

A02261
A02261-006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水部》。


注音 ㄅㄛ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渤」之異體。渤,《龍龕手鑑.水部》渤下云:「蒲沒反,渤澥,海名。」《佛教難字字典.水部》渤下收「」形。按:「」為「渤」之異體字,依俗字常例,從「」者多或從「」,如「收」作「」,「」作「」。故「」「都為「渤」之異體字。

A02261
A02261-001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沒韻》。


注音 ㄅㄛ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渤」之異體。渤,《龍龕手鑑.水部》渤下云:「蒲沒反,渤澥,海名。」《集韻.入聲.沒韻》薄沒切下收「渤」,注云:「渤澥,海名,或從A00390-003。」《類篇.水部》同。《正字通.水部》「」下云:「俗渤字。」《康熙字典.水部》亦引《集韻》之說,以為「」與「渤」同。按:俗字之演變,形符從「力」者多作「」,如「勃」作「A00390-003」。故「」當為「渤」之異體字。

A02261
A02261-011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渤字》引〈隋高墓誌〉。

《中華字海.氵部》。


A02261
A02261-014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六朝別字記新編.張奢碑》。


A02261
A02261-015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渤字》引〈魏元壽安妃盧蘭墓誌〉。


A02261-003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水部.渤字》引〈齊襄城郡王高淯墓誌〉。


#「」另兼正字。

注音 ㄅㄛˊ #ㄅㄛˊ
漢語拼音 bó #b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郣」為「渤」之異體。渤,《龍龕手鑑.水部》渤下云:「蒲沒反,渤澥,海名。」《偏類碑別字.水部》引〈齊襄城郡王高淯墓誌》渤作「郣」。《佛教難字字典.水部》亦收「郣」,以為同「渤」字。按:《說文解字.邑部》收「郣」字,下云:「郣海地,從邑、孛聲。一曰地之起者曰郣。」《說文》注曰:「今俗作渤,非是。」今既定「渤」為正字,故「郣」當視為「渤」之異體字。


#「」另兼正字。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十一沒.頁688.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十一沒.薄沒切.頁681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一.君下入聲.頁23.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