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靜止不動。澤存堂本《玉篇.水部》:「渟,水止也。」《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禹鑿龍門,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決渟水致之海。」唐.柳宗元〈游黃溪記〉:「其略若剖大甕,側立千尺,溪水積焉,黛蓄膏渟,來若白虹,沉沉無聲。」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青韻》。
《四聲篇海.水部》。
《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為「渟」之異體。《玉篇.水部》:「,達丁切,水止也。」《廣韻.平聲.青韻》:「,水止。」《字彙.水部》:「渟,唐丁切,音廷。水止曰渟。」《正字通.水部》:「渟,唐寅切,音廷,水止曰渟。」《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渟,音亭,水止。又音汀。,同上。」按水止之義,《玉篇》、《廣韻》作「」,《字彙》、《正字通》作「渟」,蓋古口字在字中間,結體多作,如高作髙,回作囬,面作靣等,故渟實一字,今據《重訂直音篇》定「」為「渟」之異體。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渟字》引〈魏元徽墓誌〉。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