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ㄊㄨㄣ 1. 食後而復吐。《說文解字.水部》:「涒,食巳而復吐之。」 2. 「涒灘」:古代以干支紀年,太歲在申,稱為「涒灘」。《玉篇.水部》:「涒,歲在申曰涒灘。」《呂氏春秋.季冬紀.序意》:「維秦八年,歲在涒灘。」漢.高誘.注:「歲在申名涒灘……涒灘,誇人短舌不能言為涒灘也。」清.王士禎〈愁霖行〉:「涒灘之歲陰氣凝,愁霖不絕如貫緪。」 (二)ㄐㄩㄣ 「涒鄰」:水流迴旋曲折貌。《集韻.平聲.諄韻》:「涒,涒粼,水流曲折皃(貌)。」晉.郭璞〈江賦〉:「泓汯浻澋,涒鄰淵潾。」或作「涒粼」。 (三)ㄩㄣ,ㄐㄩㄣ之又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