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
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A02214
字號A02214正字 - 08 - 11 
說文釋形「涎」《說文》作「」。
大徐本:,慕欲口液也。从欠,从水。凡之屬皆从或从侃。,籀文。(敘連切)
段注本:,慕欲口液也。从欠、水。凡之屬皆从或从侃。,籀文。(敘連切)
注音(一)ㄒㄧㄢˊ (二)ㄧㄢˋ
漢語拼音(一)xián (二)yàn
釋義

()ㄒㄧㄢˊ

1.  唾液、口水。《說文解字水部》:「涎,慕欲口液也。」唐.柳宗元.〈招海賈文〉:「垂閃舌兮,揮霍旁午。」宋.陸游〈記夢〉詩:「君知夢覺本無異,勿為畫餅流饞涎。」

2.  黏液。宋.蘇軾〈和蔣夔寄茶〉詩:「廚中蒸粟堆飯甕,大杓更取酸生涎。」《西遊記》第三九回:「你看他眼淚汪汪,黏答答的,哭將起來。」

3.  欲求、貪求。《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漢嘉來了一個提點刑獄使者姓渾名耀,是個大貪之人。聞得白水寺僧十分富厚,已自動了頑。」《清史稿.卷四二二.列傳.袁希祖》:「即天長、六合之賊,亦涎其利。」

4.  厚著臉皮不以為恥。金瓶梅》第二一回:「你真個恁皮的,我叫丫頭進來。」《紅樓夢》第二四回:「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

()ㄧㄢˋ

1.  「涎涎」:光澤貌。《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成帝時童謠曰:『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唐.韋應物〈燕啣泥〉詩:「啣泥燕,聲嘍嘍,尾涎涎,秋去何所歸,春來復相見。」

2.  「迆涎」:延伸相連。晉.木華〈海賦〉:「長波涾沱,迆涎八裔。」

A02214
A02214-019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仙韻》。


A02214
A02214-016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口部》。


=>」之異體。

A02214
A02214-001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口部》。


=>」之異體。

注音 (一)(1)ㄒㄧㄢˊ (2)ㄧㄢˋ (二)ㄒㄧㄢˋ
漢語拼音 (一)(1)xián (2)yàn (二)xi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龍龕手鑑.口部》以「」為「涎」之俗體,《字彙.口部》收「」字,注云:「與涎同。」然《正字通.口部》「」下則曰:「俗羨字。舊註同涎、又同,並非。」《康熙字典.口部》下引《篇海》,云:「與涎同。」《中文大辭典.口部》亦引《篇海》以為與涎同。按:依《龍龕》及《正字通》之說,「」、「」均為「涎」之俗寫,故「」當為「涎」之異體字。

()

=>」之異體。

A02214
A02214-002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A02053-006部》。


=>」之異體。

注音 (一)(1)ㄒㄧㄢˊ (2)ㄧㄢˋ (二) (1)ㄗ (2)ㄘˋ
漢語拼音 (一)(1)xián (2)yàn (二) (1)zī (2)cì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A02053-006」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說文解字.A02053-006部》:「,慕欲口液也。從欠從水。」A02053-006當即其楷化形。《玉篇零卷.水部》收「A02053-006」,注云:「《說文》慕也,欲也,亦口液也。」《類篇.A02053-006部》「A02053-006」下云:「慕欲口液也。……或作涎……。」注云:「徐連切,亦書作A02214-011涎。又延面切,沔涎,水流貌。」今既定「涎」為正字,故「A02053-006」當為「涎」之異體字。

()

=>」之異體。

A02214
A02214-02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精嚴新集大藏音.水部》。

◎「」,今標準字體作「」。


#「C06128」另兼正字。

A02214
A02214-003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水部》。


注音 (1)ㄒㄧㄢˊ (2)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y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龍龕手鑑.水部》收「」,以為「涎」之俗字。《四聲篇海.水部》「」下注云:「似延切。口液也。」音義與「涎」同。《字彙.水部》下亦云:「與涎同,口液也。」《正字通.水部》下注云:「俗A02053-006字,涎本作A02053-006。」《康熙字典.水部》下除引《正字通》之說,又作按語,言:「《集韻》涎或作A02214-011,遂訛作。」依上引文獻,「」當為「涎」之俗訛字。故「」為「涎」之異體字。

A02214
A02214-025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水部》。


A02214
A02214-004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水部》。


注音 (1)ㄒㄧㄢˊ (2)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y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龍龕手鑑.水部》收「」字,以為涎之俗體。《四聲篇海.水部》收「」字,注云:「似延切,口液也。」音義與「涎」同。《康熙字典.水部》「」下云:「《篇海》似延切,音涎。口液也。與A02053-006同。」《漢語大字典.水部》「」下云:「同A02053-006(涎)。《龍龕手鑑.水部》:A02053-006的俗字。」按:今定「涎」為正字,故「A02053-006」為其異體(參見「A02053-006」),「」自當亦為「涎」之異體字。

A02214
A02214-005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A02053-006部》。


注音 (1)ㄒㄧㄢˊ (2)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y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A02053-006部》「A02053-006」下云:「慕欲口液也。從欠、從水,會意。……字亦作涎、作、作。」《中文大辭典.水部》下云:「與A02053-006同。《說文通訓定聲》A02053-006,字亦作。」《漢語大字典.水部》下云:「同涎。」並引朱駿聲之說。《中華字海.部》下亦云:「同涎。」按:依朱氏之說,「A02053-006」亦作「涎」、「」,今既定「涎」為正字,故「A02053-006」、「」當同為「涎」之異體字。

A02214
A02214-006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A02053-006部》。

顧氏補刊本《集韻.卷三.平聲.仙韻》。


注音 (1)ㄒㄧㄢˊ (2)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y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說文解字.A02053-006部》「A02053-006」下云:「慕欲口液也。從欠、從水。……,籀文A02053-006。」顧氏補刊本《集韻.卷三.平聲.仙韻》「A02053-006」下收「涎」「」二字,以為「A02053-006」之或體。按:「」即「A02053-006」字籀文之楷化字。《類篇.A02053-006部》亦以「涎」「」為「A02053-006」之或體。《字彙補.水部》「」下云:籀文A02053-006字。按:今定「涎」為正字,「A02053-006」為其異體字,參見「A02053-006」,故「A02053-006」之籀文楷化字亦當為「涎」之異體字。

A02214
A02214-01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水部.涎字》。


注音 (1)ㄒㄧㄢˊ (2)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y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A02214-011」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說文解字.A02053-006部》「A02053-006」下云:「慕欲口液也。從欠、從水。……A02053-006或從侃。」《玉篇.水部》收「A02214-011」,注云同「涎」字。《康熙字典.水部》收「A02214-011」,注云:「《玉篇》同涎。本作A02053-006。」《異體字手冊.十畫》亦以「A02214-011」為「涎」之或體。《中文大辭典.水部》、《漢語大字典.水部》「A02214-011」下都引《玉篇》之說。按:A02214-011當由《說文》「A02053-006」之或體變來。今既定「涎」為正字,「A02053-006」為其異體,參見「A02053-006」,故「A02214-011」亦當為「涎」之異體字。

A02214
A02214-007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仙韻》。

《四聲篇海.水部》。


注音 (1)ㄒㄧㄢˊ (2)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y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說文解字.A02053-006部》「A02053-006」下云:「慕欲口液也。從欠、從水。……A02053-006或從侃。」《集韻.平聲.仙韻》「A02053-006」下注云:「亦書作。」《四聲篇海.水部》收「」字,注云:「似連切,口也。與涎義同。」《康熙字典.水部》收「」字,引《集韻》以為同「A02053-006」。《中文大辭典.水部》「」下亦云:「與A02053-006同。《集韻》A02053-006,或作。」按:形當由「A02053-006」之或體楷化挪移位置而來,今既定「涎」為正字,則「A02053-006」為「涎」之異體,參見「A02053-006」,「」亦當為「涎」之異體字。

A02214
A02214-008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A02053-006部》。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注音 (1)ㄒㄧㄢˊ (2)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y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說文解字.A02053-006部》「A02053-006」下云:「慕欲口液也。從欠、從水。……,籀文A02053-006。」《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收「」,以為「涎」之史籀文。《康熙字典.水部》「」下云:「《說文》籀文A02053-006字。」《中文大辭典.水部》下亦云:「A02053-006之籀文。」按:為「A02053-006」之籀文楷化字,今定「涎」為正字,A02053-006為涎之異體字,參見「A02053-006」。故「」當為「涎」之異體字。

A02214
A02214-028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三.欠部》。


A02214
A02214-014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水部》。

《字彙補.水部》。


注音 (1)ㄒㄧㄢˊ (2)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y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說文解字.A02053-006部》「A02053-006」下云:「慕欲口液也。從欠、從水。……籀文A02053-006。」《四聲篇海.水部》收「」,注云:「音涎。」《字彙補.水部》「」下則曰:「同涎。」《漢語大字典.水部》「」下云:「同涎。《改併四聲篇海.水部》引〈搜真玉鏡〉:,音涎。《字彙補.水部》:,同涎。」按:「」形當由《說文》「A02053-006」之籀文楷化訛變而成,今既定「涎」為正字,故「A02053-006」為「涎」之異體,參見「A02053-006」,故「」亦當為「涎」之異體字。 

A02214
A02214-009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A02053-006部》。

《類篇.A02053-006部》。


注音 (1)ㄒㄧㄢˊ (2)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y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說文解字.A02053-006部》「A02053-006」下云:「慕欲口液也。從欠、從水。……A02053-006或從侃。」《類篇.A02053-006部》「A02053-006」下云:「或作。」《康熙字典.水部》「」下云:「《集韻》A02053-006或作。」《中文大辭典.水部》、《佛教難字字典.水部》同。按:《集韻》有「」無「」。「」或「」都為「A02053-006」之或體楷化字形。今定「涎」為正字,「A02053-006」為「涎」之異體,參見「A02053-006」,故「」亦當為「涎」之異體字。

A02214
A02214-023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水部》。

《異體字手冊.十畫》。


A02214
A02214-012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水部》。


注音 (1)ㄒㄧㄢˊ (2)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y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說文解字.A02053-006部》「A02053-006」下云:「慕欲口液也。從欠、從水。……A02053-006或從侃。」《龍龕手鑑.水部》收「」字,以為「涎」「A02053-006」之俗體。《漢語大字典.水部》「」下云:「同涎。《龍龕手鑑.水部》:涎,俗作。」《中華字海.部》「」下亦云:「同涎。見《龍龕》。」按:「」當為《說文》「A02053-006」字或體楷化形訛而成,今定「涎」為正字,「A02053-006」為「涎」之異體,參見「A02053-006」,故「」當為「涎」之異體字。

A02214
A02214-026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欠部》。

《重訂直音篇.卷三.欠部》。


A02214
A02214-027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


A02214
A02214-010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水部》。


注音 (1)ㄒㄧㄢˊ (2)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y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說文解字.A02053-006部》「A02053-006」下云:「慕欲口液也。從欠、從水。……A02053-006或從侃。」《字彙補.水部》收「」字,注云:「與涎同。見《韻會》。」《康熙字典.水部》「」下亦云:「《韻會》同涎。」《漢語大字典.水部》亦收「」,注云:「同涎。《字彙補.水部》:,與涎同。見《韻會》。」按:當為《說文》「A02053-006」之或體楷化累增而來,今定「涎」為正字,A02053-006為涎之異體,參見A02053-006,故「」亦當為「涎」之異體字。

A02214
A02214-013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仙韻》。


#「C06463」另兼正字。

注音 ㄒㄧㄢˊ #ㄧㄢˋ
漢語拼音 xián #y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集韻.平聲.仙韻》「A02053-006」下收「涎」「」字,以為其或體。《類篇.A02053-006部》A02053-006下亦云:「或作。」《佛教難字字典.水部》涎下亦收「」字。《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涎下收「」,以為同「涎」字。按:今訂「涎」為正字,「A02053-006」為「涎」之異體字,參見「A02053-006」,故「」亦當為「涎」之異體字。

#「C06463」另兼正字。

A02214
A02214-017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阜部》。

《中華字海.阜部》。


A02214
A02214-024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阜部》。


注音 (1)ㄒㄧㄢˊ (2)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yà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涎」之異體。涎,《玉篇.水部》:「似連切。口液也。」今音ㄒˊ

《廣韻.去聲.線韻》:「湎涎,水流。」今音ˋ。《龍龕手鑑.阜部》收「」字,注云:「俗。徐延反。正作涎,口液也。」《字彙補.阜部》「」下云:「同涎。」《漢語大字典.阜部》下云:「同涎。唾液。《龍龕手鑑.阜部》:,正作涎,口液也。」《中華字海.阜部》下則引《字彙補》之說。按:當為從阜聲,乃延之異體,涎亦為從「延」得聲之字,古今文獻多有以「」為「涎」之異體,故可視「」為「涎」之異體字。

A02214
A02214-018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阜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玉篇零卷
五經文字
水部.頁59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仙.徐連切.頁164
去聲.三十三線.延面切.頁574
顧氏補刊本.卷三.頁346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一先僊韻.頁41.左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a02214-002部.頁16.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偏旁相似.頁163
彙音寶鑑
卷一.堅下平聲.頁44.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8: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