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玷汙。《說文解字.水部》:「浼,汙也。」《孟子.萬章下》:「雖袒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
2. 水勢盛大,與兩岸齊平。《廣韻.上聲.賄韻》:「浼,水流平皃(貌)。」《詩經.邶風.新臺》:「新臺有灑,河水浼浼。」
3. 請託、請求。《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浼求二卷,夜暇,就兄正之。」
〔關鍵文獻〕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譌》。
《中華字海.冫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凂」為「浼」之異體。《說文解字.水部》篆作「」,云:「汙也。從水免聲。武辠切」。
「凂」之字形,見收於《增廣字學舉隅》,注曰:「凂,非。母罪切。音妹。污也」又《彙音寶鑑》浼,汚也。凂,仝浼也。今之字書《漢語大字典.冫部》收「凂」同「浼」。《中文大辭典.冫部》收「凂」云:「浼之俗字。」
故「浼」、「凂」構字部件,形近相混,且此形變符合《異體字例》,故收「凂」為「浼」之異體。
《字彙.水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