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213A02213A02213A02213A02213
字號A02213正字 - 07 - 10 
說文釋形,澆也。从水,告聲。《虞書》曰:「洪水浩浩。」(胡老切)
注音ㄏㄠˋ
漢語拼音hào
釋義

1.  水勢盛大。《正字通.水部》:「浩,大水盛貌。」《書經.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三國魏曹丕〈濟川賦〉:「漫汗而難測,眇不睹其垠際。」

2.  大、廣大。唐.韋應物〈夕次盱眙縣〉詩:「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明.宋濂〈謝傳〉:「然其志汗漫超越,浩不可禦。」

3.  繁多、眾多。《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列傳中.齊澣》:「自江、淮達於河、洛,舟車輻輳,人庶繁。」宋.蘇軾〈上韓魏公論場務書〉:「然而其事宏闊汗,非可以倉卒輕言者。」

4.  姓。如漢代有浩賞。見《萬姓統譜》

A02213
A02213-004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月部》。

《漢語大字典.月部》。


△疑另為「」之異體

A02213
A02213-008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水部》。


A02213
A02213-002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水部》。

《集韻.上聲.皓韻》。


注音 ㄏㄠˋ
漢語拼音 hào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為「浩」之異體。浩,《說文解字.水部》:「,澆也。從水告聲。《虞書》曰:洪水浩浩。」按,蓋由篆文隸變而成。《廣韻.上聲.皓韻》字作「」,《集韻.上聲.皓韻》《字彙補.水部》字並作「」。故「」可為「浩」之異體。

A02213
A02213-008-1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


A02213-005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皓韻》。


#「」另兼正字。

注音 ㄏㄠˋ #ㄏㄠˋ
漢語拼音 hào #hào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澔」為「浩」之異體。浩,《說文解字.水部》:「,澆也。從水告聲。《虞書》曰:洪水浩浩。」《集韻.上聲.皓韻》:「浩澔,《說文》:澆也。引《虞書》洪水浩浩。或從皓。」《中華字海.部》:「澔,同浩。見《集韻》。」《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浩,音。浩浩,水廣大貌。」下列有「澔」字,為「浩」之異體。按澔、浩同音。「澔」可為「浩」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2213
A02213-003
部首筆畫  - 19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孚部》。

《廣雅疏證.卷六上.釋訓》。


注音 ㄏㄠˋ
漢語拼音 hào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為「浩」之異體。浩,《說文解字.水部》:「,澆也。從水告聲。《虞書》曰:洪水浩浩。」《說文通訓定聲.孚部》:「浩,……字亦作。《廣雅.釋訓》:浩浩,流也。,大也。」《廣雅疏證.卷六上.釋訓》「渾渾、汪汪、、詡詡、曠曠,大也」下云:「,猶浩浩也。,曹憲音暠。《玉篇》暠,古老切。各本,此因與渾渾、汪汪連文而誤。《集韻》《類篇》並引《廣雅》,大也。則宋時《廣雅》本已然。考《說文》《玉篇》《廣韻》俱無字。《玉篇》,公老切,廣大貌。正與曹憲音相合,今據以訂正。」按《集韻.上聲.皓韻》《類篇.水部》字並作「」。《廣雅疏證》雖考訂「」為「」之誤。惟可據以謂訛誤成俗,仍異體可收錄為異體。故可定「」為「浩」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三十二皓.頁300.右
上聲.三十二皓.頁301.左
隸辨
卷三.上聲.三十二晧.頁418
卷三.上聲.三十二晧.頁418
金石文字辨異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三十二皓.下老切.頁399
上聲.三十二皓.古老切.頁400
去聲.三十七號.居號切.頁586
入聲.二十七合.葛合切.頁770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四.水部.頁10.右
彙音寶鑑
卷四.高下去聲.頁304.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