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ㄉㄨㄥˋ 1. 水流急速。《說文解字.水部》:「洞,疾流也。」《文選.班固.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潰渭洞河。汎舟山東,控引淮湖,與海通波。」唐.李善.注:「《說文》曰:『洞,疾流也。』」 2. 穿透、通。《集韻.去聲.送韻》:「洞,通也。」《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唐.顏師古.注:「洞,通也。」 3. 透徹、深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洞性靈之奧區,極文章之骨髓者也。」《紅樓夢》第五回:「又有一副對聯,寫的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4. 深穴、窟窿。如:「洞穴」、「無底洞」。唐.白居易〈太湖石〉詩:「風氣通嚴穴,苔文護洞門。」《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走到天晚,只聽得山洞裡大吼一聲,又跳出一隻老虎來。」 5. 近似圓形狀之裂口,即窟窿。如:「坑洞」、「衣服破了一個洞。」 6. 通「恫」。恐懼。《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殺隱幽友,大臣洞疑。」清.王念孫《雜志》:「引之曰:洞,讀為恫,恐懼也。」 7. 口語裡,數目字「零」讀作「洞」。 (二)ㄊㄨㄥˊ 1. 「澒洞」:迷濛無間,瀰漫無際貌。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宋.蘇軾〈廬山二勝.棲賢三峽橋〉詩:「空濛烟靄間,澒洞金石奏。」 2. 「洪洞縣」:縣名。位於山西省臨汾縣北,瀕汾水東岸。滲水、澗水流於南境,同蒲鐵路經此,地肥民富,縣內產無煙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