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2055
字號B02055正字 - 05 - 08 
說文釋形「泯」《說文》不錄,見於《說文》新附。
《說文》新附:,滅也。从水,民聲。(武盡切)
注音ㄇㄧㄣˇ
漢語拼音mǐn
釋義

1. 消除、消滅。如:「泯滅」、「泯沒」。大徐本《說文解字.水部.新附》:「泯,滅也。」《詩經.大雅.桑柔》:「亂生不夷,靡國不泯。」漢.班固〈東都賦〉:「于時之亂,生人幾亡,鬼泯絕。」唐.杜甫〈贈鄭十八〉詩:「古人日已遠,青史字不泯。」

2. 昏亂。澤存堂本《玉篇.水部》:「泯,泯泯,亂也。」《書經.康誥》:「天惟與我民彝,大泯亂。」《漢書.卷一○○.敘傳下》:「泯泯群黎,化為良吏。」

3. 混同無別、合攏。《太平廣記.卷一○.河上公》:「須臾,雲霧晦冥,天地泯合,帝甚貴之。」《西遊記》第四回:「那些天馬見了他,泯耳攢蹄,倒養得肉膘肥滿。」

B02055-001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注音 ㄇㄧㄣˇ
漢語拼音 mǐ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泯」之異體。泯,大徐本《說文解字.水部.新附》:「,滅也。從水、民聲。」《增廣字學舉隅》「泯」下收「」字,注云「非」,蓋以「」為「泯」之訛。《中文大辭典.冫部》「」下云:「泯之俗字。」《漢語大字典.冫部》「」下云:「同泯。」按:依《異體字例》,凡從「」者多作「冫」形,泯字從水,故「」當為「泯」之異體字。

B02055-003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軫韻.泯字》引〈唐贈泰師孔宣公碑〉。


#「」另兼正字。

注音 ㄇㄧㄣˇ #ㄓˇ
漢語拼音 mǐn #zhǐ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汦」為「泯」之異體。泯,大徐本《說文解字.水部.新附》:「,滅也。從水、民聲。」《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軫韻》引〈唐贈泰師孔宣公碑〉「愚智齊汦」,注云:「此避太宗諱,以汦為泯也。按:「汦」為「泯」之避諱字,故當為「泯」之異體字。


#「」另兼正字。
B02055
B02055-002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真韻.字》引〈張平子碑〉。

《龍龕手鑑.水部》。

《中國書法大字典.氵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漢隸字源
平聲.十七真.頁92.右
平聲.十七真.頁92.右
隸辨
卷一.平聲.十七真.頁130.左
金石文字辨異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七真.彌鄰切.頁119
上聲.十七準.弭盡切.頁354
平聲.十七真.眉貧切.頁120
去聲.三十二霰.眠見切.頁571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平聲.頁203.右
卷三.韻辨輯略.頁522.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上上聲.頁326.右
卷四.巾上上聲.頁326.右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8: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