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2067
字號B02067正字 - 05 - 08 
說文釋形大徐本:,水。出丹陽宛陵,西北入江。从水,令聲。(郎丁切)
段注本:水。出丹陽宛陵,西北入江。从水,A00085聲。(郎丁切)
注音ㄌㄧㄥˊ
漢語拼音líng
釋義

1.  古水名。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泠,泠水。出丹陽宛陵,西北入江。

2.  清淨寒涼。《玉篇.水部》:「泠,水清泠也。」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鴻爌炾以爣閬,飋蕭條而清泠。」唐.韓愈〈和崔舍人詠月〉詩:「浩蕩英華溢,蕭疏物象泠。」

3.  聲音清越。《正字通.水部》:「泠,凡音聲洋溢曰泠泠。」晉.陸機〈文賦〉:「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唐.李郢〈江亭春霽〉詩:「金磬泠泠水南寺,上方僧室翠微連。」

4.  清和、柔和。《呂氏春秋.士容論.任地》:「子能使子之野盡為泠風乎?」漢.高誘.注:「泠風,和風。所以成穀也。」

5.  了然悟解。《淮南子.脩務》:「受教一言,精神曉泠。」漢.高誘.注:「曉,明;泠,猶了也。」

6.  古代樂工。通「伶」。《增廣字學舉隅.卷一.偏旁相似》:「泠,泠人。《左傳》借作伶。弄臣也,樂工也。」《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鍾儀,……問其族,對曰,也。」晉杜預注:「泠人,樂官。」

7.  擬聲詞。水聲。《正字通.水部》:「泠,泠泠,水聲。」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晉.陸機〈文賦〉:「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

8.  姓。如周代有泠鳩。見《萬姓統譜》。

B02067
B02067-001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上聲》。


=>」之異體。

注音 (二)ㄌㄧㄥˊ (一)ㄌㄥˇ
漢語拼音 (二)líng (一)lěng
研訂者 姚榮松
內容

()

」為「泠」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泠,泠水出丹陽宛陵西北入江,從水令聲。」《玉篇.水部》:「泠,郎丁切,水清泠也。」《廣韻.平聲.青韻》:「,吳人云冰凌,郎丁切又力頂切。」按:本「魯打切」訓寒,《廣韻》以後又有郎丁切一讀,由吳人謂冰淩,或而來,「泠」本郎丁切,訓水名,《玉篇.水部》以後又有「水清泠」義,《干祿字書.上聲》「泠,上力鼎反,下力丁反,上俗下正。」以二字為正俗,知「水清」之「泠」,俗亦作「」,《字彙.部》、《正字通.部》「」字除「魯梗切」一讀外,又讀「離呈切」,即《玉篇.水部》、《廣韻.平聲.青韻》「郎丁切」,據此,以「」為「泠」之異體,僅限於清、冰陵義。

()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平聲.十五青.頁191.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五青.頁269.右
玉篇零卷
干祿字書
上聲.頁11.右
五經文字
水部.頁57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一先.靈年切.頁161
平聲.十五青.郎丁切.頁245
平聲.十五青.郎丁切.頁245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上聲.二十三梗耿靜韻.頁105.左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偏旁相似.頁121.右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下平聲.頁180.右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9: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