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流不暢。引申為阻水之坡岸。《說文解字.水部》:「沴,水不利也。」清.段玉裁.注:「服虔曰:『沴、河岸之坻也。』晉灼申之曰:『沴、渚也。』按坻礙水,令水不行,故謂之沴。」《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秦神下讋,跖魂負沴。」唐.顏師古.注:「服虔曰:『沴,河岸之坻也。』」
2. 惡氣、災病。《玉篇.水部》:「沴,相傷也。」《廣韻.去聲.霽韻》:「沴,妖氣。」《集韻.入聲.屑韻》:「沴,陵亂也。《莊子》:『陰陽之氣有沴。』」唐.殷堯藩〈冬至酬劉使君〉詩:「漸喜一陽從地復,卻憐群沴逐冰消。」宋.文天祥〈正氣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關鍵文獻〕
《字彙.水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一)
「」為「沴」之異體。音ㄌㄧˋ。
《說文解字.水部》:「,水不利也。從水聲。《五行傳》曰:『若其沴作。』」徐鉉郎計切,今音ㄌㄧˋ。
《字彙.水部》:「沴,音例。,同上。」《正字通.水部》:「,俗沴字。」
按:凡從「」之字,俗書多作「尔」,蓋以形似耳。若「珍」作「珎」者是。
又按:此字又為「濔」之類推簡化字。
(二)
=>「濔」之異體。
(三)
=>「沶」之異體。
《集韻.去聲.霽韻》。
《集韻.去聲.霽韻》:「沴,《說文》:『水不利也。』引《五行傳》若其沴作。或作。」《類篇.水部》:「,郎計切,水不利也。」《中文大辭典.水部》:「,與沴同。」
按:凡從「」之字,俗書多作「尒」,蓋形變也。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