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舖在床上或地上用以防寒,或掛在牆上用以裝飾的片狀棉毛織物。如:「毛毯」、「地毯」。《龍龕手鑑.毛部》:「毯,毛席,出土蕃。」《廣韻.上聲·敢韻》:「毯,毛席。」唐.白居易〈青氈帳二十韻〉:「軟暖圍氈毯,鎗摐束管絃。」《老殘遊記》第一回:「各人照樣辦了,又都帶了千里鏡,攜了毯子,由後面扶梯曲折上去。」
〔關鍵文獻〕
《字彙.毛部》。
「」為「毯」之異體。「」字見於《龍龕手鏡.毛部》、《龍龕手鑑.毛部》以「毯」為正字,「」為俗字。其後《四聲篇海.毛部》列收此二字,而所釋音義近同。《字彙.毛部》、《正字通.毛部》、《康熙字典.毛部》則直云「」同「毯」。《異體字手冊.十二畫》亦收為俗字。此以左右易位,非分為二也,故收為異體。
《字彙補.辰集拾遺》。
《中文大辭典.毛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