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ㄡ
擊、打。如:「鬥毆」、「群毆」。《說文解字.殳部》:「毆,捶毄物也。」《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漢.王充《論衡.訂鬼》:「病者困劇身體痛,則謂鬼持箠杖毆擊之。」元.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你本是開國元勛,論汗馬位列三公,今日赴宴不遵令,卻用拳毆打道宗。」《紅樓夢》第四回:「兩家爭買一婢,各不相讓,以致毆傷人命。」
(二)ㄑㄩ
驅趕,驅使。通「驅」。《集韻.平聲.虞韻》:「虧於切,音區。與驅、敺音義並同。」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殳部》。
《龍龕手鑑.殳部》。
《廣韻.上聲.厚韻》。
(二)
「敺」為「毆」之異體。《說文解字.殳部》:「,捶毄物也。從殳,區聲。」《龍龕手鑑.殳部》:「毆,烏口反。擊也,與敺同。」《廣韻.上聲.厚韻》:「毆,毆擊也。俗作敺。」《集韻.上聲.厚韻》:「毆敺摳,於口切。《說文》:捶磬物也。或從攴從手。」「敺」可為「毆」之異體。
#「敺」另兼正字。
(一)
=>「驅」之異體。
段注本《說文.殳部》。
(三)
「」為「毆」之異體。毆,大徐本《說文解字.殳部》:「,捶毄物也。從殳,區聲。」段注本《說文解字.殳部》:「,捶物也。從殳,區聲。」段氏云:「按此字即今經典之字。《廣韻》曰:俗作。是也。」經還原《廣韻.上聲.厚韻》:「毆,毆擊也。俗作敺。」又《重訂直音篇.卷五.殳部》:「毆,與同。」按「」字從攵,篆文作;「毆」字從殳,篆文作,疑與,形近而替換。故「」可為「毆」之異體。
=>「敺」之異體。
《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毆」作「」。
「」為「毆」之異體。《說文解字.殳部》:「,捶毄物也。從殳,區聲。」教育部《簡體字表》字作「」。又《異體字例》,凡區形多作,蓋省筆而成。故「」可為「毆」之異體。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四聲篇海.殳部》。
《康熙字典.殳部》。
《龍龕手鏡.殳部》。
《玉篇.殳部.字》。
《隸辨.平聲.侯韻.字》引〈鄭固碑〉。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