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ㄎㄜˊ
1. 從上擊下。《說文解字.殳部》:「,從上擊下也。」清.段玉裁.注:「從上擊下,正中其物,確然有聲。俗作殼。」
2. 物體或生物堅硬之外皮。如:「地殼」、「蛋殼」、「龜殼」。《廣韻.入聲.覺》:「殼,皮甲。」元.馬致遠《任風子》第四折:「諕的我五魂消,怎隄防笑裡刀,他待顯耀雄豪,亂下風颮,天也!我幾時能勾金蟬脫殼。」《儒林外史》第四回:「撒了一地的雞骨頭、鴨翅膀、魚刺、瓜子殼,周進昏頭昏腦,掃了一早晨。」
(二)ㄑㄧㄠˋ,ㄎㄜˊ之又音。
(三)ㄑㄩㄝˋ,ㄎㄜˊ 之又音。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二表》。
《字彙補.丑集拾遺》。
「壳」為「殼」之異體。「殼」字見《集韻.上聲.講韻》,曰:「堅固也。」「壳」字見《字彙補.丑集拾遺》,曰:「殼字省文。」《康熙字典.補遺.士部》並同。按:「殼」為「」之俗字,而「壳」既為其省文,自為異體無疑,故可收。
《重訂直音篇.卷五.殳部》。
《正字通.殳部》。
(一)
「」為「殼」之異體。「殼」字見《集韻.上聲.講韻》,曰:「堅固也。」「」字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殳部》:「從上擊下也。從殳聲。一曰素也。」楷定作「」(《五經文字.殳部》)。按:依《說文》,「」本一音二義,其後則音義俱衍,《類篇.殳部》:「,空谷切,皮也。又克角切,《說文》:『從上擊下也。一曰素也。』又黑角切,毆貌。又黑各切。文一重音三。」而「殼」字則為其增形之俗者,《正字通.殳部》:「殼,俗字。」《康熙字典.殳部》亦曰:「殼,與同。」今既以後起俗體之「殼」為正,則本形之「」為其異體是也,故可收。
(二)
=>「嗀」之異體。
《類篇.殳部》。
《俗書刊誤.卷四.入聲.藥韻》。
《中華字海.殳部》。
《四聲篇海.殳部》。
《漢語大字典.殳部》。
《佛教難字字典.殳部》。
《正字通.皮部》。
《中文大辭典.皮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