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歹」之異體。歹,《說文解字.歺部》:「
,
骨之
也。從半
。」《龍龕手鑑》有「
部,第八十四
」,音「居淩反」。按:《集韻.平聲.蒸韻》「居陵切」下收「
」字,注云:「骨朽之餘。」《字彙.首卷.古今通用》以「
」「歹」為古今字;《康熙字典.歹部》「
」下云:「《唐韻》五割切。《說文》
骨之殘也。……又居陵切,音兢,義同。《集韻》作
。」以上述諸文獻判斷,「歹」「
」本二形、二音,因義同,後世混而為一。
又《四聲篇海》等文獻收「
」,音「居陵切」,義「骨朽之餘」,《康熙字典》「
」字按語更直言「即
字之訛。」而查考文獻,「
」形始於《四聲篇海》,《四聲篇海》又多承《龍龕》。「
」、「
」二字音同、形近,故依此據推「
」當形變於《龍龕手鑑》之「
」,而後代文獻皆延《四聲篇海》之形收錄。今既定「
」為「歹」之異體,則自當亦收「
」為「歹」之異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