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068A02068A02068A02068A02068A02068A02068A02068A02068A02068A02068A02068A02068A02068
A02068A02068A02068
字號A02068正字 - 02 - 06 
說文釋形大徐本:,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凡此之屬皆从此。(雌氏切)
段注本:,止也。从止、匕。匕,相比次也。凡此之屬皆从此。(雌氏切)
注音ˇ
漢語拼音
釋義

1.  這個。與「彼」相對。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說文解字.止部》:「此,止也。」《詩經.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時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難而來此地?」

2.  如此、這樣。《詩經.小雅.苕之華》:「知我如此,不如無生。《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狽至此。」

3.  才、就。《禮記.大學》:「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如市賈貨易以利,此是定傾危之計。

A02068
A02068-007
部首筆畫  - 05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六畫》引〈東記〉。


A02068
A02068-013
部首筆畫  - 03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六畫.此字》引〈漢郙閣頌〉。


A02068
A02068-012
部首筆畫  - 03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六畫.此字》引〈漢會稽冢地刻石〉。


A02068
A02068-005
部首筆畫  - 02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紙韻.此字》引〈孫叔敖碑陰〉。


A02068
A02068-011
部首筆畫  - 02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止部.此字》引〈常岳等造象記〉。


A02068
A02068-010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紙韻.字》引〈鄭固碑〉。


A02068
A02068-009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紙韻.此字》引〈張公神碑〉。


A02068
A02068-006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止部.此字》引〈中71.631.上6〉。

《宋元以來俗字譜.六畫》引〈嬌紅記〉等。


A02068
A02068-003
部首筆畫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上聲.紙韻》。


=>」之異體。

注音 (二)ㄘˇ (一)ㄕˇ
漢語拼音 (二)cǐ (一)shǐ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

」為「此」之異體。《說文解字.此部》:「:止也。從匕,匕、相比次也。」其異體或作「」,見《古文四聲韻.上聲.紙韻》:「:崔希裕《纂古》。」《正字通.止部》:「……《六書統》『此』篆作,尤非。」按:「此」字自甲骨文以來,皆從止匕,除異體字筆勢小變外,並無結構上之不同。《六書統》『此』篆作,其偏旁「」或係「匕」之訛變;「」則或「止」之訛變。據此,「」為「此」之異體,當可從。

()

=>」之異體。

A02068
A02068-017
部首筆畫  - 02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止部.此字》引〈隋阮景暉造象〉。

《佛教難字字典.止部》。


A02068
A02068-016
部首筆畫  - 02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紙韻.此字》引〈巴郡太守樊敏碑〉。


A02068
A02068-014
部首筆畫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六畫.此字》引〈隋楊暢墓誌〉。


A02068
A02068-015
部首筆畫  - 01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紙韻.此字》引〈金鄉長侯成碑〉。

《佛教難字字典.止部》。


A02068
A02068-008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紙韻.此字》引〈中常侍樊安碑〉。


A02068
A02068-001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止部.此字》引〈唐宗聖觀碑〉。


注音 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此」之異體。《說文解字.此部》:「:止也。從匕,匕、相比次也。」其異體或作「」,見《偏類碑別字.止部》引〈唐宗聖觀碑〉,《字彙補.止部》云:「此:倉里切。音此。亦作。」蓋將「此」字右旁之偏旁移至下方耳。據此,「」為「此」之異體,可從。

A02068
A02068-004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止部》。


A02068
A02068-002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止部.此字》引〈魏中岳嵩陽寺碑〉。


#「C05760」另兼正字。
=>」之異體。
=>」之異體。

注音 (三)ㄘˇ (一)ㄅㄛ (二)ㄑㄧˊ #ㄑㄧˊ
漢語拼音 (三)cǐ (一)bō (二)qí #qí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

」為「此」之異體。《說文解字.此部》:「:止也。從匕,匕、相比次也。」其異體或作「」,見《偏類碑別字》引〈魏中岳嵩陽寺碑〉、《佛教難字字典.止部》。蓋其右旁之「匕」訛為「止」耳。據此,「」為「此」之異體,可從。

#「C05760」另兼正字。

()

=>」之異體。

()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隸字源
上聲.四紙.頁240.右
隸辨
卷三.上聲.四紙.頁336.左
卷六.偏旁.頁804.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止部.頁14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四紙.淺氏切.頁310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二.上聲.二紙.頁549.上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此部.頁8.左
彙音寶鑑
卷六.亀上上聲.頁473.左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