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066
字號A02066正字 - 00 - 04 
說文釋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凡止之屬皆从止。(諸市切)
注音ˇ
漢語拼音zhǐ
釋義

1.  腳。同「趾」。《說文解字.止部》:「止,下基也。」《儀禮.士昏禮》:「御衽於奧,媵衽良席在東,皆有枕,北止。」漢.鄭玄.注:「止,足也。古文止作趾。漢書.卷二三.刑法志:「當劓者,笞三百;當斬左止者,笞五百。」

2.  至、達到。《字彙.止部》:「止,至也。《禮記.大學》:「止於至善。」《史記.卷四三.趙世家》:「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3.  舉止、禮儀。《玉篇.止部》:「止,容止也。《詩經.鄘風.相鼠》:「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周旋可則。容止可觀。

4.  停住、靜止。如:「適可而止」。《廣韻.上聲.止韻》:「止,停也。《易經.艮卦》:《彖》曰: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翦草除根。」

5.  棲息、居住。《玉篇.止部》:「止,息也。詩經.小雅.青蠅》:「營營青蠅,止於樊。」《史記.卷一.五帝本紀》:「象乃止舜宮居,鼓其琴。

6.  挽留、收留。《廣韻.上聲.止韻》:「止,留也。」《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華元奔晉,魚石止之。」

7.  不准、阻擋。《左傳.桓公六年》:「少師歸,請追楚師,隨侯將許之,季梁止之。」呂氏春秋.季秋紀.知士:「靜君不能止。」

8.  擊柷之槌。《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晉璞.注:「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挏之,令左右擊,止者其椎名。」

9.  僅、只。如:「不止一回」。《周禮.秋官.司儀》:「三揖三讓。每門止一相。」唐.杜甫〈無家別〉詩:「內顧無所攜,近行止一身。」

10. 用於語末,以加強語氣。相當於「啊」。《書經.多士》:「爾乃尚有爾土,爾乃尚寧幹止。」《詩經.周頌.良耜》:「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A02066
A02066-001
部首筆畫  - 00 - 0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卷六.偏旁.止字》。

《干祿字書.上聲》。


注音 ˇ
漢語拼音 zhǐ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為「止」之異體。止,《說文解字.止部》:「,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隸辨.卷六.偏旁》:「,止,與《說文》同,象艸木出有址也。亦作,變作。」隸變作。《干祿字書.上聲》:「止,並上通下正。」按既由隸變而來,復有文獻為證,故可定為止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六止.頁248.右
隸辨
卷三.上聲.六止.頁346.左
卷六.偏旁.頁803.右
金石文字辨異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上聲.頁8.左
五經文字
止部.頁14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六止.渚市切.頁321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上聲.四紙旨止韻.頁76.左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止部.頁8.右
卷一.止部.頁8.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上聲.頁505.左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8 12: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