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貪求。《說文解字.欠部》:「欿,欲得也。」《玉篇.欠部》:「欿,貪惏也。」
2. 不自滿、不自足。《集韻.上聲.感韻》:「欿,欿然,不自滿足意。」《孟子.盡心上》:「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宋.朱熹.注:「欿然,不自滿之意。」
3. 憂愁、愁苦。《字彙.欠部》:「欿,愁貌。」漢.嚴忌〈哀時命〉:「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4. 坑穴,地面凹陷之處。《楚辭.宋玉.九辯》:「收恢臺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廣雅疏證.卷九下.釋水》:「欿,坑也。」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覃韻》。
《四聲篇海.欠部》。
《康熙字典.欠部》。
「」為「欿」之異體。「欿」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欠部》:「欲得也。從欠聲。讀若貪。」
「」字見《集韻.平聲.覃韻》,以為「」之或體(宋刻本作「」),《類篇.欠部》亦以為「欿」之或體。
按:《集韻》之「」、「」,當是「欿」之形變者也。又「欿」從欠聲,「」從欠冘聲。考「」者戶韽、苦感二切,而「冘」者余箴切,與「」苦感切疊韻,則「欿」之作「」,乃以疊韻字改易聲符也,是為異體有徵,故可收。
《重訂直音篇.卷三.欠部》。
《中華字海.欠部》。
《龍龕手鏡.欠部》。
《集韻.上聲.感韻》。
《中文大辭典.欠部》。
「」字見《集韻.平聲.覃韻》,以為「」之或體,《類篇.欠部》亦以為「欿」之或體。
按:宋刻本《集韻》「」作「」,「」、「」當是「欿」之形變者。又「欿」從欠聲,「」從欠貪聲。考「」者戶韽、苦感二切,而「貪」者他含切,與「」苦感切疊韻,則「欿」之作「」,乃以疊韻字改易聲符也,是為異體有徵,故可收。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