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1918B01918B01918B01918B01918B01918B01918
字號B01918正字 - 07 - 11 
說文釋形「欷」《說文》作「」。
大徐本:,歔也。从欠,稀省聲。(香衣切)
段注本:,歔也。从欠,希聲。(香衣切)
注音ㄒㄧ
漢語拼音
釋義

抽泣、悲嘆。如:「欷吁」、「欷歔」。《說文解字.欠部》:「(欷),歔也。」《楚辭宋玉.九辯》:「中憯惻之悽愴兮,長太息而增。」晉張敏〈神女賦〉:「仰長歎而吁,乘雲霧而變化。」《資治通鑑.卷一七.漢紀九.武帝建元三年》:「上置酒,勝聞樂聲而泣。上問其故,對曰:『悲者不可為累欷,思者不可為嘆息。』」

=>」之異體。

B01918-006-1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微韻》。

《字彙.口部》。

《中文大辭典.口部》。


#「」另兼正字。

B01918
B01918-005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欠部.欷字》引〈唐姚暢墓誌〉。


B01918
B01918-004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微韻.欷字》引〈漢嚴訢碑〉。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注音 ㄒㄧ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欷」之異體。「欷」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欠部》:「歔也,從欠希聲。」

」字見《漢隸字源.平聲.微韻》引〈祝長嚴訢碑〉,為「欷」之異體,《隸辨.平聲.微韻》、《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微韻》並同。

按:篆文「」,隸定本作「」,又改其形作「欷」;而「」者,亦為「」之改形也。今既以「欷」為正,則「」為其異體有徵,故可收。

B01918
B01918-006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欠部》。


B01918
B01918-003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微韻.欷字》引〈太尉楊震碑〉。


B01918
B01918-002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微韻.欷字》引〈北海相景君碑〉。

《中華字海.欠部》。


B01918
B01918-00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微韻.欷字》引〈北軍中侯郭仲奇碑〉。

《康熙字典.欠部》。


B01918
B01918-006-2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欠部》。

《中文大辭典.欠部》。


#「C05721」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平聲.八微.頁52.右
隸辨
卷一.平聲.八微.頁71.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八微.香依切.頁60
去聲.六至.虛器切.頁479
去聲.八未.許旣切.頁488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三.韻辨輯略.頁500.左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平聲.頁502.右
角川漢和辭典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8: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