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鋤頭一類的農具。《類篇.木部》:「欘,鋤也。」《管子.小匡》:「惡金以鑄斤、斧、鉏、夷、鋸、欘,試諸土木。」
2.斧、鋤等器具的曲柄。《說文解字.木部》:「欘,一曰斤柄,性自曲者。」清.段玉裁.注:「謂斫木之斤及斫田之器,其木首接金者,生而內句,不假煣治,是之謂欘。」
3.樹枝上曲。《玉篇.木部》:「欘,枝上曲。」《山海經.海內經》:「名曰建木,百仞無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
4.木名。《類篇.木部》:「欘,一曰木名。」
〔關鍵文獻〕
《玉篇.木部.字》。
《四聲篇海.木部》。
《字彙.木部》。
《中文大辭典.木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為「欘」之異體。「欘」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木部》:「斫也,齊謂之茲箕。一曰斤柄性自曲者。從木屬聲。」
「」字見《四聲篇海.木部》,曰:「真玉切,枝曲也。」而《字彙.木部》則曰:「,同欘。」《正字通.木部》亦以為「欘」之俗。
按:「欘」從木屬聲,「屬」字,書家或省作「」(見《隸辨.入聲.沃韻》引〈楊統碑〉)、作「属」(前揭書,引〈桐柏碑〉),是以《玉篇.尾部》曰:「屬,俗作『属』。」則「欘」之作「」,當是俗寫而省變也,其為異體信然,故可收。
《五經文字.木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