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ㄋㄧㄝˋ 1. 樹木砍伐後長出之新芽。段注本《說文解字.木部》:「 ,伐木餘也。……櫱, 或从木,辥聲。」《廣韻.入聲.薛韻》:「櫱,木餘。」《書經.盤庚上》:「若顛木之有由櫱。」《國語.魯語上》:「山不槎櫱,澤不伐夭。」宋.蘇軾〈巫山〉詩:「當時伐殘木,牙櫱已如臂。」 2. 泛指枝幹新長之枝芽。《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 3. 罪。通「孽」。《廣雅.釋詁》:「櫱,罪也。」清.王念孫.疏證:「櫱,通作孽。」 4. 姓。見《廣韻.入聲.薛韻》。 (二)ㄜˋ,ㄋㄧㄝˋ之又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