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的桅桿、帆柱。《玉篇.木部》:「檣,船檣,帆柱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商旅不行,檣傾楫摧。」《三國演義》第四五回:「一同登舟,駕起帆檣,迤邐望夏口而進。」
2. 帆船。唐.杜牧〈太常寺奉禮郎李賀歌詩集序〉:「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為其古也。」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可憐黃蓋轉傷嗟,破曹的檣櫓一時絕。」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手部》。
《龍龕手鑑.木部》。
《中華字海.木部》。
《重訂直音篇.卷四.木部》。
《佛教難字字典.木部》。
《宋元以來俗字譜.木部》引〈嶺南逸事〉。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歷代書法字彙.木部》。
《正字通.木部》。
《四聲篇海.木部》。
《集韻.平聲.陽韻》。
《字彙.爿部》。
《字彙.舟部》。
《中文大辭典.舟部》。
船檣之「檣」,據《廣韻.平聲.陽韻》:「檣,船檣。」即《字彙.木部》所云:「檣,船帆柱也。」既為「柱」,故其從木。然文獻上亦見改以「舟」代「木」者,《集韻.平聲.陽韻》:「檣,或作。」、《字彙.舟部》:「,同檣。」《正字通.舟部》:「。俗檣字。」皆可為證。雖然《玉篇.舟部》「」字下另見「船傍板」一義,亦音「疾良切」,然此義罕用。今據文獻常用情形,收「」為「檣」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