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035A02035A02035A02035A02035
字號A02035正字 - 13 - 17 
說文釋形大徐本:,書署也。从木,僉聲。(居奄切)
段注本:,書也。從木,僉聲。(居奄切)
注音ㄐㄧㄢˇ
漢語拼音jiǎn
釋義
  1. 指覆蓋在帶字書牘上之蓋版。《說文解字.木部》:「檢,書署也。」漢.史游《急就篇》卷三:「簡札檢署槧牘家。」唐.顏師古.注:「檢之言禁也。削木施於物上,所以禁閉之,使不得輒開露也。」唐.陸龜蒙〈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次韻〉之一:「自拂煙霞安筆格,獨開封檢試砂床。」
  2. 檢查、查驗。如:「檢覈」、「檢驗」。《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均官有以考檢厥實。」《後漢書.卷五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序》:「驃騎執法以檢下。」唐.李賢.注:「檢猶察也。」
  3. 挑選。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燄部》:「檢,《一切經音義》六引《廣雅》:檢,拈也。」明.方孝孺〈與王先生書〉:「於書篋中檢得武王戒書一編,因略加整次納上。」
  4. 約束、節制。如:「行為不檢」。《孟子.梁惠王上》:「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5. 品行、節操。《三國志.卷四一.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向朗》:「朗少時雖涉獵文學,然不治素檢。」《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又翰林學士王著,乃世宗幕府舊僚,屢欲相之,亦以著嗜酒無行檢,遂不果用。」
  6. 法度。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
  7. 姓。如漢代有檢其明。
A02035
A02035-003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木部.檢字》引〈元敕封英濟王石刻〉。


=>」之異體。

注音 (二)ㄐㄧㄢˇ (一)ㄐㄧㄢˇ
漢語拼音 (二)jiǎn (一)jiǎ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

」為「檢」之異體。「檢」之篆文作「」,《說文解字.木部》:「書署也。從木僉聲。」「」字始見《偏類碑別字.木部》引〈元敕封英濟王石刻〉,以為「檢」之別字,而《宋元以來俗字譜.手部》引〈取經詩話〉則以為「撿」之異體。「撿」字見段注本《說文解字.手部》:「拱也。」與從木之「檢」本是二字,然「」、「木」形近,傳抄時極易誤書,且筆勢亦極易相混,故《廣韻.上聲.琰韻》「檢」字下注云:「檢校,俗作『撿』。」信然也。「」(即「撿」)之為「檢」,雖是訛字,然習用已久,可視同異體,故可收。 

()

=>」之異體。

A02035
A02035-004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中文大辭典.手部》。

《敦煌俗字譜.手部.檢字》引〈中81.763.上-6〉。

《干祿字書.上聲》。


=>」之異體。

注音 (二)ㄐㄧㄢˇ (一)ㄐㄧㄢˇ
漢語拼音 (二)jiǎn (一)jiǎ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

」為「檢」之異體。「檢」之篆文作「」,《說文解字.木部》:「書署也。從木僉聲。」「」字始見〈樊敏碑〉(《中文大辭典.手部》引),字書則見於《敦煌俗字譜.手部》、《干祿字書.上聲》。此字本為「撿」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手部》:「撿,拱也」。與從木之「檢」本是二字,然「」、「木」形近,傳抄時其筆勢極易相混,久之則不別,故《干祿字書.上聲》「檢」下注曰:「上撿束字,看歛,今以為檢校及檢尋字。」《廣韻.上聲.琰韻》「檢」字下亦曰:「檢校,俗作『撿』。」則「」(即「撿」)之為「檢」,雖是訛字,然習用已久,可視同異體,故可收。

()

=>」之異體。

A02035
A02035-005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注音 ㄐㄧㄢˇ
漢語拼音 jiǎ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檢」之異體。。「檢」之篆文作「」,《說文解字.木部》:「書署也。從木僉聲。」「」字始見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為大陸通行之簡化字。此字見於字書雖晚,然書家多有作此者,如張瑞圖作「」,孫過庭作「」者是(《中國書法大字典.木部》引),楷定作「」,當是筆畫省變者也,形異雖甚,猶知其為同,故可收。

A02035-00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角川漢和辭典.木部》。


注音 ㄐㄧㄢˇ
漢語拼音 jiǎ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檢」之異體。「檢」之篆文作「」,《說文解字.木部》:「書署也。從木僉聲。」「」字始見《角川漢和辭典.木部》,於「檢」下注曰:「『字体。」則「檢」、「」一也。按:「檢」從「僉」得聲,「僉」之篆文作「」,從,今改作「」者,當是書寫筆畫省變者也。此字見諸字書雖晚,然書家已習用之,如唐寅即作「」者是(見《中國書法大字典.木部》引),則「」為「檢」之異體,當可認定,故可收。 

A02035
A02035-006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炎韻.檢字》引〈唐西平郡王李晟碑〉。


A02035
A02035-002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琰韻.字》引〈任伯嗣碑〉。


注音 ㄐㄧㄢˇ
漢語拼音 jiǎ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檢」之異體。「檢」之篆文作「」,《說文解字.木部》:「書署也。從木僉聲。」「」字始見《隸辨.上聲.琰韻》引〈任伯嗣碑〉。按:「檢」從「僉」得聲,「僉」之篆文作「」,其下從二人之「」,今碑文字形改作四點之「」,當是書寫筆勢改易者也,其為「檢」之異體可信,故可收。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隸辨
卷三.上聲.五十琰.頁470.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上聲.頁11.右
五經文字
木部.頁4
佩觿
卷下.頁33.左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五十琰.居奄切.頁452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俗書刊誤
卷五.略記字義.頁560.下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五.兼上上聲.頁403.左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