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用於徵召、聲討等之官方文書。《說文解字.木部》:「檄,二尺書。」《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三國魏.曹植〈白馬篇〉:「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2. 以檄文飭令或告知。《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於是急檄屬官,設法補解訖。」《儒林外史》第五回:「湯知縣把這情由細細寫了個稟帖,稟知按察司。按察司行文書檄了知縣去。」
3. 木直上無枝。《爾雅.釋木》:「無枝為檄。」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檄字》引〈隋劉雙仁墓誌〉。
《偏類碑別字.木部.檄字》引〈齊太尉府墨曹參軍梁伽耶墓誌〉。
《隸辨.入聲.錫韻.字》引〈曹全碑〉。
《龍龕手鑑.木部》。
「」為「檄」之異體。「」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木部》:「尺二書。從木敫聲。」今楷定通作「檄」(《玉篇.木部》)。「」字見《龍龕手鑑.木部》曰:「:正。檄:今。胡狄反,符二尺書也。」蓋偏旁位置移易耳。據此,「」為「檄」之異體,可從。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檄字》引〈隋梁邕墓誌〉。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