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物名,種類極多,包括榆科青檀、柿樹科黑檀、豆科紫檀及黃檀、檀香科白檀。《說文解字.木部》:「檀,木也。」《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2. 淺紅色。如:「檀色」、「檀口」。唐.羅隱《牡丹》詩:「紅蕊當心一抹檀。」
3. 姓。如戰國時魯有檀弓。
〔關鍵文獻〕
《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檀」作「枟」。
《重訂直音篇.卷四.木部》。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寒韻.檀字》引〈唐王師德等造像記〉。
《中華字海.木部》。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寒韻.檀字》引〈唐永徽元年造像記〉。
《龍龕手鑑.木部》。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檀字》引〈隋贙碑〉。
《偏類碑別字.木部.檀字》引〈魏比丘員光造象〉。
《集韻.平聲.寒韻》。
「」為「檀」之異體。「檀」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木部》:「檀木也。從木亶聲。」今楷定通作「檀」(《五經文字.木部》)。「」字見《集韻.平聲.寒韻》曰:「:《說文》:『木也。』亦州名。又姓。」蓋俗字中從「亶」之字往往作「亶」耳。據此,「」為「檀」之異體,可從。
《漢隸字源.平聲.寒韻.檀字》引〈外黃令高彪碑〉。
《偏類碑別字.木部.檀字》引〈漢三公山碑〉。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檀字》引〈齊姜纂造象〉。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檀字》引〈齊張起墓誌〉。
《漢語大字典.木部》。
《廣碑別字.十七畫.檀字》引〈唐孫師岐墓誌〉。
《隸辨.平聲.寒韻.字》引〈周憬功勳銘〉。
《漢隸字源.平聲.寒韻.檀字》引〈周憬功勳銘〉。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檀字》引〈唐思真墓誌〉。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