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說文》大徐本作「樗」,段注本作「」。 大徐本: ,木也。以其皮裹松脂。从木,雩聲。讀若華。,或从蒦。(乎化切) ,木也。从木,虖聲。(丑居切) 段注本: ,樗木也。從木,雩聲。(丑居切)
,木也。以其皮裹松脂。從木,虖聲。讀若。,或从蒦。(乎化切)
植物名。樺木科樺木屬,落葉喬木。樹皮白色,有紫黑色斑紋,葉卵形而尖,略呈三角形,葉緣鋸齒狀。夏天開單性花,花序呈穗狀,雌雄同株。一般作觀賞用,其皮質輕軟,材質緻密,可供製器具。《玉篇.木部》:「樺,木名,皮可為燭。」《正字通.木部》:「樺,木皮有紫黑花者,裹鞍弓鐙謂之暖皮。以皮卷蠟然之,可作燭。」 唐.白居易〈早朝〉詩:「月堤槐露氣,風燭樺烟香。」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龍龕手鑑.木部》。
《重訂直音篇.卷四.木部》。
《集韻.去聲.禡韻》。
「樗」為「樺」之異體。樗,《說文解字.木部》:「:木也,以其皮裹松脂。從木,雩聲,讀若華。」《集韻.去聲.禡韻》「樗樺」下云:「《說文》木也,以其皮裹松脂。或從華。」以「樺」為「樗」之或體。《異體字手冊.十畫》「樺」下亦以「樗」為其或體。今既定「樺」為正字,故「樗」當為「樺」之異體字。
#「樗」另兼正字。
段注本《說文.木部》。
(一)
「」為「樺」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木部》下云:「,木也。以其皮裹松脂。從木,虖聲。讀若。,或從。」下注云:「按:〈小雅〉是薪是穫。箋云:穫,落木名也。陸云:依鄭則字宜木旁。檴,古今字也。司馬〈上林賦〉字作華,師古曰:華,即今之樺,皮貼弓者。《莊子》華冠,亦謂樺皮為冠也。樺者,俗字也。」依段氏之說,「樺」本作「華」,字亦或作「」「檴」。《異體字手冊.十畫》「樺」下收「」為其本字,當亦緣自段玉裁之說解。今既定「樺」為正字,故「」當為「樺」之異體字。
(二)
=>「樗」之異體。
《中華字海.木部》。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十五.木部》。
《龍龕手鏡.木部》。
「檴」為「樺」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木部》下云:「,木也。以其皮裹松脂。從木,虖聲。讀若。,或從。」下注云:「按:〈小雅〉是薪是穫。箋云:穫,落木名也。陸云:依鄭則字宜木旁。檴,古今字也。司馬〈上林賦〉字作華,師古曰:華,即今之樺,皮貼弓者。《莊子》華冠,亦謂樺皮為冠也。樺者,俗字也。」依段氏之說,「樺」本作「華」,字亦或作「檴」。《龍龕手鏡.木部》即以「檴」為正字,「樺」通「檴」。《異體字手冊.十畫》樺下亦收「檴」字。《重訂直音篇.木部》「檴」下云同「樺」字。今既定「樺」為正字,故「檴」當為其異體字。
#「檴」另兼正字。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