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002A02002A02002
字號A02002正字 - 10 - 14 
說文釋形大徐本:,歫也。从木,倉聲。一曰槍,欀也。(七羊切)
段注本:,歫也。從木,倉聲。一曰槍,攘也。(七羊切)
注音(一)ㄑㄧㄤ (二)ㄔㄥ (三)ㄑㄧㄤˇ
漢語拼音(一)qiāng (二)chēng (三)qiǎng
釋義

()ㄑㄧㄤ

1.  一種古代武器。長柄,有尖頭,可用以刺擊。《說文解字.木部》:「槍,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壯部》:「人之械也。」唐.盧仝〈冬行〉詩三首之三:「野風結陰兵,千里鳴刀槍。」《舊唐書.卷六八.列傳.秦叔寶》:「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紅之中,人馬辟易。」

2.  一種發射火藥射擊目標之武器。如:「步槍」、「手槍」、「槍炮彈藥」。《紅樓夢》第一○一回:「第一件是雲南節度使王忠一本,新獲了一起私帶神槍火藥出邊事,共有十八名人犯。」《老殘遊記第四回:「那強盜搶過之後,打著火把出城,手裡拿著洋,誰敢上前攔阻。」

3.  形狀如槍之器物。如:「焊槍」、「煙槍」、「水槍」、「電子槍」。

4.  迎鬥、牴觸。《說文解字.木部》:「槍,也。」清.段玉裁.注:「槍有相迎鬥爭之意。」《說文解字.止部》「」字:「,止也。……一曰槍也。」清.段玉裁.注:「槍者,謂牴觸也。」

5.  指代人應考。《清史稿.卷一○八.選舉志三》:「且槍冒頂替,弊端不可究詰。」《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忽然悟到:凡是考試,都可以請槍手冒名頂替入場。」

6.  量詞。用以計算槍枝發射次數。如:「他連開三槍才打中目標。」

7.  姓。如漢代有槍傳。

()ㄔㄥ

「欃槍」:彗星別名。環繞太陽運行之小質量天體。主要分為彗核、彗髮和彗尾三部分。其外貌和亮度均隨著與太陽距離之遠近而發生變化。軌道以太陽為焦點之圓錐曲線。以拋物線居多,橢圓次之,雙曲線最少。解體後轉化為小行星或流星群。中古時,彗星出現常被視為災禍、戰爭之不祥預兆。《爾雅.釋天》:「彗星為欃槍。」唐.孫逖〈丹陽行〉:「中原悠悠幾千里,欲掃欃槍未云已。」亦稱為「帚星」、「掃星」、「掃帚星」。

()ㄑㄧㄤˇ

逆刺。集韻上聲養韻》:「槍,逆刺。」

A02002
A02002-006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A02002
A02002-002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木部》。


注音 (1)ㄑㄧㄤ (2)ㄔㄥ (3)ㄔㄨㄤˇ
漢語拼音 (1)qiāng (2)chēng (3)chuǎ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槍」之異體。「槍」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木部》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木部》作「」,曰:「也。從木倉聲。一曰槍攘也。」(大徐本「攘」作「欀」)此字歷來有三讀音:為「也」,即《通俗文》:「剡木傷盜曰槍。」七羊切,音「ㄑㄤ」;為慧星名,《爾雅.釋天》:「彗星為『欃槍』。」楚庚切,音「ㄔㄥ」;為「逆剌」也,《集韻.上聲.養韻》:「槍,逆剌。」此兩切,音「ㄔㄨㄤˇ」。「」字始見《龍龕手鑑.木部》,《玉篇.木部》、《類篇.木部》並同。依篆文,「槍」之右旁之「倉」,當作密合為是,其作出線之「」者,當是筆勢稍異者也,則「」為「槍」之異體無疑,故可收。

A02002
A02002-001
部首筆畫  - 1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陽韻》。

《四聲篇海.矛部》。


注音 (1)ㄑㄧㄤ (2)ㄔㄥ (3)ㄔㄨㄤˇ
漢語拼音 (1)qiāng (2)chēng (3)chuǎ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槍」之異體。「槍」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木部》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木部》作「」,曰:「也。從木倉聲。一曰槍攘也。」(大徐本「攘」作「欀」)此字歷來有三讀音:也,即《通俗文》:「剡木傷盜曰槍。」七羊切,音「ㄑㄤ」;彗星名,《爾雅.釋天》:「彗星為『欃槍』。」楚庚切,音「ㄔㄥ」;逆剌也,《集韻.上聲.養韻》:「槍,逆剌。」此兩切,音「ㄔㄨㄤˇ」。「」字始見《集韻.平聲.陽韻》,以為「槍」之或體,《四聲篇海.矛部》從之。夫「槍」與「」,一從木,一從矛。從木者表其材質,從矛者示其類別,乃造字時偏重不同故也,故《字彙.矛部》、《正字通.矛部》均曰:「,同『槍』。」此「槍」乃「也」之「槍」也,故可收。

A02002-003-1
部首筆畫  - 10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金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ㄑㄧㄤ #(1)ㄑㄧㄤ (2)ㄔㄥ
漢語拼音 qiāng #(1)qiāng (2)chē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鎗」為「槍」之異體。「槍」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木部》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木部》作「」,曰:「也。從木倉聲。一曰槍攘也。」(大徐本「攘」作「欀」)此字歷來有三讀音:也,即《通俗文》:「剡木傷盜曰槍。」七羊切,音「ㄑㄤ」;彗星名,《爾雅.釋天》:「彗星為『欃槍』。」楚庚切,音「ㄔㄥ」;逆剌也,《集韻.上聲.養韻》:「槍,逆剌。」此兩切,音「ㄔㄨㄤˇ」。

「鎗」字始見《龍龕手鑑.金部》,曰:「鼎也。」而《玉篇.金部》則曰:「金聲也。」「鎗」字見《說文解字.金部》,曰「鎗,鐘聲也。從金倉聲。」(大徐本無「鎗」二字)據此,則「鎗」為狀聲字,今多以「鏘」字為之。

夫狀聲之字,本無正字,其始也,多以音同,音近者為之,是為假借用字者也,「鐘聲也」之「鎗」亦如是。「槍」與「鎗」,一從木,一從金;從木、從金,正示其材質之異耳,其為兵械則一。以文明進化言,剡木當早於冶金,故今多以「槍」字為之,而以「鎗」字為異體,故段玉裁於《說文》「槍」下注云:「今俗作『鎗』。」信然。


#「」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甲骨文字集釋
漢隸字源
平聲.十陽.頁165.左
平聲.十陽.頁165.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陽.頁235.右
金石文字辨異
五經文字
木部.頁5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中.頁23.左
卷中.頁17.右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陽.千羊切.頁213
平聲.十二庚.楚耕切.頁232
上聲.三十六養.此兩切.頁416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四.姜上平聲.頁342.右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2: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