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927A01927A01927A01927
字號A01927正字 - 06 - 10 
說文釋形

,木長皃(貌)。从木,各聲。(古百切)

注音ㄍㄜˊ
漢語拼音
釋義

1.  長條木枝。《說文解字.木部》:「格,木長皃(貌)。」北周.庾信〈小園賦〉:「草樹溷淆,枝格相交。」

2.  方形空框或以線條組成之四方形。如「窗格」、「方格」。《西遊記》第五五回:「這行者輕輕的飛上去,釘在那花亭子上。」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張俊民領著小廝,自己動手把六扇窗格盡行下了,把桌子抬到簷內。」

3.  標準、法式。《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於尚書省。」《儒林外史》第四○回:「老先生這一番汗馬的功榮,限於資格,料是不能載入史冊的了。」

4.  人品、氣量、風度、情操之泛稱。如:「人格」、「品格」。宋.蘇軾〈答陳履常〉二首之二:「不獨以見作者之格,且足以知風政之多瑕,而高躅之難繼也。」《紅樓夢》第五回:「不想如今忽來了一個薛寶釵,年紀雖大不多,然品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

5.  匡正、改正。《書經.冏命》:「繩愆糾謬,格其非心。」《孟子.離婁上》:「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漢.趙岐.注:「格,正也。」

6.  匹敵、抵抗。《史記.卷七○.張儀列傳》:「無以異於驅群羊而攻猛虎,虎之與羊不格明矣。」

7.  阻礙、阻止。《禮記.學記》:「發,然後禁,則扞而不勝。」《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孫武》:「批亢擣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8.  打鬥、擊殺。《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戾太子劉據》:「主人公遂鬥死,皇孫二人皆並遇害。」《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任城威王彰》:「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

9.  窮究。《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又:「物格而后知至。」《孤本元明雜劇.東籬賞菊.第四折》:「賢才抱德隱田園,古通今眾所傳。」

10. 至、來。《書經.堯典》:「本蹳四表,格於上下。」漢.孔安國.傳:「格,至也。」宋.蘇軾〈賀時宰啟〉:「歡聲格於九天,乖氣消於萬彙。」

11. 感通。《書經.說命下》:「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南朝梁.裴子野《宋略.樂志.敘》:「先王作樂崇德,以格神人。」

12. 修辭之方法稱為「格」。如:「譬喻格」、「誇張格」。

13. 當量詞:

(1)   計算容器刻度之單位。如:「這感冒藥水每次喝一格的量,三餐飯後服用。」

(2)   架子之分層。如:「這期的雜誌,就放在書架的第三格。」

14. 姓。如隋代有格處仁。

A01927
A01927-004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丰部》。

《正字通.口部》。

《漢語大字典.口部》。


#「C01186」另兼正字。

A01927
A01927-003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陌韻》。


#「C04044」另兼正字。

A01927-000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木部.格字》引〈隋禮部侍郎陳叔明墓誌〉。


#「」另兼正字。

注音 ㄍㄜˊ #ㄍㄜˊ
漢語拼音 gé #gé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格」字本從木,《說文解字.木部》云:「:木長貌。從木各聲。」文獻上或見從「」者,如《偏類碑別字.木部.格字》引〈隋禮部侍郎陳叔明墓誌〉即作「挌」。考其原因,蓋因木旁書寫,時混為手旁之故,如:「校」之作「挍」、「樣」之作「」、「柄」之作「」等,皆見如此變化,可成《異體字例》。文獻既然有據,又合乎字例,收「挌」為「格」之異體可也。


#「」另兼正字。
A01927
A01927-001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格字》引〈晉辟雍頌〉。


A01927
A01927-002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格字》引〈隋陳常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二十陌.頁719.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下.頁41.左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十九鐸.歷各切.頁725
入聲.十九鐸.曷各切.頁728-729
入聲.十九鐸.剛鶴切.頁729
入聲.二十陌.轄格切.頁734
入聲.二十陌.各頟切.頁734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木部.頁17.右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上去聲.頁173.左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22: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