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松科植物之總稱。種類極多,一般為常綠喬木。幹聳直,皮粗厚,葉如針,花單性,結毬果。木材用途甚廣,可供醫藥和工藝用。《說文解字.木部》:「松,木也。」晉.陶潛〈歸去來辭〉:「三逕就荒,松菊猶存。」《三國演義》第三五回:「窗外盛栽松竹,橫琴於石床之上,清氣飄然。」
2. 姓。如隋代有松贇。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广部》。
《康熙字典.广部》。
《漢語大字典.广部》。
《偏類碑別字.木部.松字》引〈唐上柱國孫通墓誌〉。
「」為「松」之異體。「松」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木部》:「松木也。從木公聲。:松或從容。」今楷定通作「松」(《玉篇.木部》)。「」字見《古文字類編》引戰國古幣文字,又見《偏類碑別字.木部.松字》引〈唐上柱國孫通墓誌〉。蓋偏旁易位耳。據此,「」為「松」之異體,可從。
《四聲篇海.木部》。
(二)
「」為「松」之異體。松,《說文解字.木部》:「,木也,從木公聲。,松,或從容。」按形聲之字,或有左形右聲或下形上聲,可以互移者,如鵞之類。「」之形,見於《四聲篇海.木部》、《字彙.木部》、《正字通.木部》,後世字辭典亦皆收之,今當存錄。
(一)
=>「榕」之異體。
《正字通.木部》。
《中文大辭典.木部》。
《碑別字新編.八畫.松字》引〈唐郭通墓誌〉。
《中華字海.木部》。
《龍龕手鏡.木部》。
「」為「松」之異體。松,《說文解字.木部》:「,木也,從木公聲。,松或從容。」然《龍龕手鏡.木部》則以「」為松之古文。此亦見於《集韻.平聲.鍾韻》、《類篇.木部》、《四聲篇海.木部》、《字彙.木部》、《正字通.木部》等,自當收錄為異體。
《重訂直音篇.卷四.木部》。
《玉篇.木部.松字》。
「」為「松」之異體。「松」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木部》:「松木也。從木公聲。:松或從容。」今楷定通作「松」(《玉篇.木部》)。「」字見《玉篇.木部.松字》曰:「松:徐容切,木名松柏也。:古文。」蓋《說文》古文之楷化耳。據此,「」為「松」之異體,可從。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