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字號A01853正字 - 00 - 04 
說文釋形

,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屬皆从木。徐鍇曰:「屮者,木始甲拆,萬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莫卜切)

注音ㄇㄨˋ
漢語拼音
釋義

1.  樹、木本植物之通稱。如:「樹木」、「花木扶疏」。《說文解字.木部》:「木,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論語.陽貨》:「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

2.  木材。《書經.說命上》:「說復於王曰:『惟木從繩則正,從諫則聖。』」《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3.  以木材製成的。如:「木桶」、「木屋」。《荀子.禮論》:「木器不成斲,陶器不成物。」《紅樓夢》第一一一回:「正在沒法,只聽園門腰門一聲大響,打進門來,見一個稍長大漢,手執木棍。

4.  棺材。如:「行將就木」。《禮記.檀弓下》:「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於音也。』」漢.鄭玄.注:「木,槨材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

5.  五行之一。「五行」:

(1)  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中國古代視為構成萬物之基本元素。五者相生相剋,使宇宙萬物運行變化,形成各種現象。《孔子家語.卷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

(2)  舊時以人之八字配合五行生剋推算命運。後借指命運。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也是我五行注定,八字安排。」《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誰不願黃金屋?誰不願千鍾粟?算五行不是這般題目。」

(3)  仁、義、禮、智、信。《荀子.非十二子》:「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唐.楊倞.注:「五行,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

6.  性情樸實。《論語.子路》:「子曰:『剛毅木訥,近仁。』」《新五代史.卷二二.梁臣傳.牛存節》:「存節為人木彊忠謹,太祖愛之。」

7.  沒有知覺的。《紅樓夢》第一一二回:「自己坐著,覺得一股香氣透入囟門,便手足麻木,不能動彈。

8.  失去知覺、感覺。《紅樓夢》第一一回:「賈瑞聽了,身上已木了半邊。」

9.  呆笨的。如:「鈍頭木腦」。

10.木星之簡稱。

11.姓。如晉代有木華。

12.12.二一四部首之一。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一屋.頁642.左
卷六.偏旁.頁863.右
五經文字
木部.頁2
新加九經字樣
木部.頁1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下.頁39.右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二十二稕.匹刃切.頁539-540
入聲.一屋.莫卜切.頁636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五.入聲.一屋.頁89.右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頁271
卷一.偏旁相似.頁134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入聲.頁151.左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