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
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A01843
A01843A01843
字號A01843正字 - 04 - 08 
說文釋形大徐本:,用也。一曰車右騑,所以舟旋。从舟,聲。,古文服,从人。(房六切)
段注本:,用也。一曰車右騑,所以舟旋。从舟,C00969聲。,古文,从人。(房六切)
注音ㄈㄨˊ
漢語拼音
釋義

1.使用。《說文解字.舟部》:「服,用也。」《莊子.寓言》:「鳴而當律,言而當法,利義陳乎前,而好惡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晉.郭象注:「服,用也。」

2.古代以四匹馬駕車,居中之馬謂服,兩側之馬曰騑,亦稱作驂。《說文解字.舟部》:「服,一曰:『車右騑所以舟旋。』」清.段玉裁.注:「馬部曰:『騑,驂也,旁馬也。』古者夾轅曰服馬,其旁曰驂馬。」《詩經.鄭風.大叔於田》:「兩服上襄,兩驂鴈行。」漢.鄭玄.箋:「兩服,中央夾轅者。

3.事。《詩經.小雅.六月》:「有嚴有翼,共武之服。」漢.鄭玄.箋:「服,事也。」

4.承受、服從。如:「服刑」。《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幸得不坐,復賜爵邑,與聞政事,不悔過服罪,深懷怨望。」《管子法法》:「故上不行,則民不從彼,民不服法死制,則國必亂矣。」

5.擔任、從事。如:「有事弟子服其勞。」《禮記檀弓上》:「服勤至死,致喪三年。」《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6.衣裝、衣裳之總稱。如:「制服」、「禮服」。《詩經.小雅.六月》:「四牡騤騤,載是常服。」漢.毛亨.傳:「服,戎服也。」蔣防《霍小玉傳》:「尋求既切,資用屢空,往往私令侍婢潛賣篋中服玩之物,多托於西市寄附鋪侯景先家貨賣。」

7.穿著、穿戴。《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周公服天子之冕,南面而朝群臣。」《太平廣記.卷三.魏伯陽》:「服青霜之袍,雲彩亂色,非錦非繡,不可名字。

8.喪衣。古代居喪之服制,以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為五服。《禮記.樂記》:「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魏書.卷八七.節義列傳.石文德》:「文德祖父苗以家財殯葬,持服三年,奉養宣妻二十餘載。」

9.指喪事、居喪期間。《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吾欲與仲孺過魏其侯,會仲孺有服。」《紅樓夢》第六四回:「將現今身上有服,並停妻再娶,嚴父妒妻,種種不妥之處,皆置之度外了。」

10.吃、進食。《禮記.曲禮下》:「醫不三世,不服其藥。」鄭光祖《梅香》第二折:「教解元善服湯藥,把貴體和調。」

11.量詞。計算中藥服用劑之單位。《醒世姻緣傳第八回:「這病不打緊,一服藥下去,就要見效。」

12.欽佩、順從。如:「佩服」、「心服口服」。《論語.為政》:「舉直錯諸枉,則民服。」《三國演義》第五七回:「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

13.降服。如:「以德服人」。《荀子.王霸》:「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韓非子.七術》:「公不知治,有威足以服人,而利足以勸之,故能治之。」

14.習慣、適應。《禮記.孔子閒居》:「君子之服之也,猶有五起焉。」漢.鄭玄.注:「服,猶習也。」《三國演義》第四四回:「驅中國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

15.姓。如漢代有服徹。

A01843
A01843-001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屋韻》。


注音 ㄈㄨ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服」之異體。服,《說文解字.舟部》:「,用也。一曰車右騑所以舟旋。從舟,C00969聲。,古文服,從人。」《集韻.入聲.屋韻》收「服」二字,注云:「《說文》用也。古作。」《類篇.舟部》「服」二字下注同。《康熙字典.月部》服下亦收「古文」。按:「」由「服」之古文楷化變來,故「」當為「服」之異體字。

A01843
A01843-022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屋韻.字》引〈靈臺碑〉。


A01843
A01843-015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月部.服字》引〈隋寇奉叔墓誌〉。


A01843
A01843-018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服字》引〈魏元液墓誌〉。


A01843
A01843-023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屋韻.字》引〈景北海碑陰〉。


A01843
A01843-026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八畫.服字》引〈北周佛弟子百廾八人造像碑〉。


=>C10862」之異體。

A01843
A01843-014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月部.服字》引〈魏比丘僧智等造象記〉。


A01843
A01843-027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八畫.服字》引〈唐朝散大夫守同州長史京兆韋公夫人孫娩墓誌〉。


A01843
A01843-019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服字》引〈隋韓祐墓誌〉。


A01843
A01843-024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屋韻.服字》引〈騶氏二鏡銘〉。


A01843
A01843-011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屋韻.服字》引〈東魏敬史君碑〉。


A01843
A01843-005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月部.服字》引〈中4.26.下-1〉。


=>」之異體。

注音 (二)ㄈㄨˊ (一)ㄅㄧˋ
漢語拼音 (二)fú (一)bì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服」之異體。服,《說文解字.舟部》:「,用也。一曰車右騑所以舟旋。從舟,C00969聲。」《敦煌俗字譜.月部.服字》「服」多作「」,如(中4.26.下-1、4.033.左8…)等。《廣韻.入聲.屋韻》、《彙音寶鑑.公下入聲》服都作「」。按:依《異體字例》,凡「C00969形多作「C02630」,故「」當為「服」之異體字。

()

=>」之異體。

A01843
A01843-021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屋韻.服字》引〈成陽令唐扶頌〉。


A01843
A01843-025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月部.服字》引〈中43.372.下-4〉。


A01843
A01843-008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屋韻.服字》引〈漢孫根碑〉。


A01843
A01843-016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屋韻.字》引〈孫根碑〉。

《碑別字新編.八畫.服字》引〈吳禪國山碑〉。


A01843
A01843-020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屋韻.服字》引〈荊州刺史度尚碑〉。


A01843
A01843-028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屋韻.字》引〈繁陽令楊君碑〉。


A01843
A01843-010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屋韻.服字》引〈漢魯峻碑〉。


A01843
A01843-029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屋韻.字》引〈魯峻碑〉。


A01843
A01843-013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月部.服字》引〈隋右武候大將軍范安貴墓誌〉。


A01843
A01843-006
部首筆畫  - 02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舟部》。

《字彙補.舟部》。


A01843
A01843-007
部首筆畫  - 02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申集拾遺》。


A01843
A01843-002
部首筆畫  - 02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入聲.屋韻》。


注音 ㄈㄨ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服」之異體。服,《說文解字.舟部》:「,用也。一曰車右騑所以舟旋。從舟,C00969聲。,古文服,從人。」《廣韻.入聲.屋韻》房六切收「」,以為「服」之「古文」。《字彙.舟部》「」下云:「古文服字。」《康熙字典.月部》亦收「」,以為服之古文。按:「服」之古文從舟、從人,故「」為「服」之古文楷化形。故「」當為「服」之異體字。

A01843
A01843-003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舟部》。


注音 ㄈㄨ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服」之異體。服,《說文解字.舟部》:「,用也。一曰車右騑所以舟旋。從舟,C00969聲。」《正字通.舟部》收「」字,注云:「服本字。」《康熙字典.舟部》「」下亦云:「《說文》服本字。」《漢語大字典.舟部》「」下注云:「同服。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九十四引《字書》:正服字。」按:服之篆文從舟、C00969聲,故「為服之篆文楷化字形,當為「服」之異體字。

A01843
A01843-009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舟部.字》。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1843
A01843-017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服字》引〈晉辟雍頌〉。


A01843
A01843-030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屋韻》。

《漢語大字典.舟部》。


#「C11309」另兼正字。

A01843
A01843-004
部首筆畫  - 04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身部》。


注音 ㄈㄨ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服」之異體。服,《說文解字.舟部》:「,用也。一曰車右騑所以舟旋。從舟,C00969聲。」《正字通.身部》收「」字,注云:「同服。《舉要》從身、C00969聲。古文服篆作。」《康熙字典.身部》「」下云:「《正字通》同服。」《中文大辭典.身部》、《漢語大字典.身部》都引《正字通》說,以為「」與「服」同。按:「服」之小篆從舟、C00969聲,《正字通》引《舉要》作從身、C00969聲,「身」當為「舟」之形訛;今文獻既收「」形,故「」當為「服」之異體字。 

A01843
A01843-012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月部.服字》引〈魏恆州大中正于景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一屋.頁644.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舟部.頁21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四十四有.扶缶切.頁433
入聲.一屋.房六切.頁640
入聲.二十四職.弼力切.頁761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五.入聲.一屋.頁90.左
六書正譌
入聲.一屋韻.頁160.右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舟部.頁14.左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入聲.頁153.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6: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