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302A00302A00302A00302A00302A00302A00302A00302A00302A00302A00302A00302A00302
A00302A00302A00302A00302A00302A00302A00302
字號A00302正字 - 10 - 12 
說文釋形大徐本:,犯而取也。从冃,从取。(祖外切)
段注本:,犯取也。从冃、取。(祖外切)
注音ㄗㄨㄟˋ
漢語拼音zuì
釋義

1.冒犯而取。說文解字.》:「最,犯而取也。。」

2.至極,表示程度之極致。如:「最佳」、「最美」。廣韻.去聲.泰韻:「最,極也。」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褚少孫補西門豹:「三子之才能誰最賢哉辨治者當能別。」唐.韓〈三月〉詩:「四時好是三月,一去不唯少年。」

3.居首要地位之人、事、物。唐.司馬〈賣花者〉詩:「長安甲第多,處處花堪愛,良金不惜費,競取園中最。」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河東舊族,柳氏名門最。」

4.凡、總計。史記.卷五七.侯周勃世家:「高帝得相國一人,丞相二人,將軍、二千石各三人。」唐.司馬貞.索隱:「最,都凡也。」漢.王符潛夫論.實貢:「最其行能,多不及中。」

5.聚合。玉篇.部》:「最,聚也。」宋.陸游〈澹齋居士詩序〉:「最其詩,得三卷,屬某為序。」

A00302
A00302-015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日部.最字》引〈中100.1009.下8〉。


A00302-003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泰韻.最字》引〈長蔡湛頌〉。

《字彙.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ㄗㄨㄟˋ #(1)ㄐㄩˋ (2)ㄗㄨㄟˋ
漢語拼音 zuì #(1)jù (2)zuì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最」之異體。《說文解字.部》:「,犯而取也。從,從取。祖外切。」《漢隸字源.去聲.泰韻》、《隸辨.去聲.泰韻》、《金石文字辨異.去聲.泰韻》「最」字下引〈漢蔡湛頌〉作「」。《敦煌俗字譜.日部》中亦收有「」字。《字彙.冖部》云:「,徐預切。徐去聲,積也。古作聚物之聚,今作最,誤。」《正字通.冖部》亦云:「,舊註徐去聲,古作聚物之聚,今借作最,誤。」按《說文解字.冖部》自有「」字,云:「積也。從冖,從取,取亦聲。才句切。」段注云:「今各書字皆訛作最。」是則「最」「」本各自有別,自漢以後,乃有以「」為「最」,「」遂成為「最」之異體矣。音ㄗㄨㄟˋ

#「」另兼正字。

A00302
A00302-016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日部.最字》引〈祕10.098.左8〉。


A00302
A00302-017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去聲》。


A00302
A00302-020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日部.最字》引〈中144.1282.上-10〉。


A00302
A00302-005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最字》引〈隋龍藏寺碑〉。

段注本《說文.部》。


=>」之異體。

注音 (二)ㄗㄨㄟˋ (一)ㄐㄩˋ
漢語拼音 (二)zuì (一)jù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為「最」之異體。《說文解字.部》:「,犯而取也。從,從取。祖外切。」《碑別字新編.十二畫》「最」下引〈隋龍藏寺碑〉作「」。《干祿字書.去聲》云:「,上通下正。」《敦煌俗字譜.日部》「最」下引作「」者甚多。段注本《說文.部》注云:「最,俗作,六朝如此作。」是也。《廣韻.去聲.泰韻》云:「最,極也。俗作。祖外切三。」《四聲篇海.部》:「,祖外切,極也。」是則「最」「」為正俗字,「」為「最」之異體可以確定。音ㄗㄨㄟˋ

()

=>」之異體。

A00302
A00302-013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日部.最字)引〈祕19.044.右10〉。


=>」之異體。

A00302
A00302-00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日部》。


注音 ㄗㄨㄟˋ
漢語拼音 zuì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最」之異體。《說文解字.部》:「,犯而取也。從,從取。祖外切。」《碑別字新編.十二畫》「最」字下引〈魏李超墓誌〉作「」。《字彙.日部》「最」字下引《六書正》:「俗作並非。」按《字彙》之「」,實即〈李超墓誌〉之「」,二者之差,在於「」之筆畫較工整,「」之筆畫較簡率而已。今據《字彙》,「」為「最」之俗,則其為異體亦可知矣。音ㄗㄨㄟˋ

A00302
A00302-014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日部.最字》引〈中53.444.上-3〉。


A00302
A00302-010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最字》引〈魏李超墓誌〉。


A00302
A00302-012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最字》引〈隋元智墓誌〉。


=>」之異體。
=>」之異體。

A00302
A00302-00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泰韻》。


注音 ㄗㄨㄟˋ
漢語拼音 zuì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最」之異體。《說文解字.部》:「,犯而取也。從,從取。祖外切。」《玉篇.部》:「,子會切。聚也,臄也。」《集韻.去聲.泰韻》云:「,柤外切。《說文》:犯而取也。一曰極也,凡也。」又:「,聚也。取外切。」《類篇.冂部》並同。按依篆文之結構「」字楷書正確寫法應作「最」,而作「」者,乃誤「」為「曰」,或書寫時圖方便所致,然則「」之為「最」之俗字,其為異體亦可知矣。音ㄗㄨㄟˋ

A00302
A00302-019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曰部》引〈嬌紅記〉。


A00302
A00302-018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曰部》引〈太平樂府〉等。


A00302
A00302-021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欠部》。

《字彙補.欠部》。


A00302
A00302-009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日部.最字》引〈唐趙嘉夫人郭氏墓誌〉。


A00302
A00302-002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穴部》。


=>N00027」之異體。

注音 (二)ㄗㄨㄟˋ (一)ㄇㄥˋ
漢語拼音 (二)zuì (一)mèng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為「最」之異體。《說文解字.部》:「,犯而取也。從,從取。祖外切。」《字彙補.穴部》云:「,與最同。見〈漢孔耽碑〉。」《康熙字典.穴部》、《中文大辭典.穴部》、《漢語大字典.穴部》、《中華字海.穴部》等並從其說。按今所見《漢隸字源.去聲.泰韻》、《隸辨.去聲.泰韻》引〈孔耽神祠碑〉字作「」,《金石文字辨異.去聲.泰韻》引〈孔耽碑〉則作「」,未有作「」者。然「取」之作「」,作「」,可以解說(見「」條),故《字彙補》之說應可確定,「」當為「最」之異體。音ㄗㄨㄟˋ

()

=>N00027」之異體。

A00302
A00302-004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去聲.泰韻.字》引〈孔耽神祠碑〉。


注音 ㄗㄨㄟˋ
漢語拼音 zuì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最」之異體。《說文解字.部》:「,犯而取也。從,從取。祖外切。」《漢隸字源.去聲.泰韻》、《隸辨.去聲.泰韻》引〈孔耽神祠碑〉作「」,云:「隸釋云:即最字。」《金石文字辨異.去聲.泰韻》同引〈漢孔耽神祠碑〉則作「」,云:「隸釋云:即最字。」按「」「」皆引自〈漢孔耽神祠碑〉,各書所引有異,然按隸釋所云,則其為「最」之異體可知矣。至於字體之結構,其聲符或作「」或作「」,尚有可說,蓋「取」隸變後作「」,頗不乏見。如〈魏李超墓誌〉「最」作「」,〈魏郭顯墓誌〉作「」,〈唐李良墓誌〉、〈趙嘉夫人郭氏墓誌〉作「」作「」,皆可證。而作「」者,其右旁從「」,與從「又」義同。但其上作「穴」則不可說,不知從何而來,其為訛變應無疑議。音ㄗㄨㄟˋ

A00302
A00302-022
部首筆畫  - 1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泰韻.最字》引〈漢孔耽神祠碑〉。


A00302
A00302-008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日部.最字》引〈唐王孝瑜并夫人孫氏墓誌〉。


A00302
A00302-007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日部.最字》引〈唐李良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四.去聲.十四泰.頁543.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去聲.頁13.右
五經文字
a01180-001部.頁16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下.頁37.左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十四泰.取外切.頁520
去聲.十四泰.柤外切.頁520
去聲.十四泰.徂外切.頁520
入聲.十三末.麤括切.頁693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去聲.九泰韻.頁130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三.去聲.七隊.頁554.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下.頁147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五.檜上去聲.頁449.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十二泰.頁222.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3 6: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