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831A01831A01831A01831A01831A01831A01831A01831A01831A01831A01831A01831A01831A01831
A01831A01831A01831A01831A01831
字號A01831正字 - 02 - 06 
說文釋形「曲」《說文》作「」。
大徐本:,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說曲,蠶薄也。凡曲之屬皆从曲。,古文曲。(丘壬切)
段注本:,象器曲受物之形也。或說曲,蠶薄也。凡曲之屬皆从曲。,古文曲。(丘壬切)
注音(一)ㄑㄩ (二)ㄑㄩˇ
漢語拼音(一)qū (二)qǔ
釋義

()ㄑㄩ

1.古代一種圓曲狀的盛物器。《說文解字.曲部》:「曲,象器曲受物之形。」清.段玉裁.注:「匚象方器受物之形,側視之;象圜其中受物之形,正視之。」

2.養蠶之器具。《說文解字.曲部》:「或說曲蠶薄也。」《呂氏春秋.季春紀.季春》:「具挾曲蒙筐,后妃齋戒,親東鄉躬桑,禁婦女無觀。」《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為生。」

3.不直。如:「曲線」、「曲尺」。《晏子春秋.內篇.雜上》:「曲刃鉤之,直兵推之。」《莊子.人間世》:「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樑。」

4.彎折。通「屈」。如:「曲膝」、「曲突徙薪」。《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莊子.漁父》:「今漁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應,得無太甚乎﹖」

5.心中隱情。如:「衷曲」、「互通款曲」。《詩經.秦風.小戎》:「在其板屋,亂我心曲。」漢.鄭玄.箋:「心曲,心之委曲也。」唐.杜甫〈湖城東遇孟雲卿復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醉歌〉詩:「且將款曲終今夕,休語艱難尚酣戰。」

6.偏僻之處。《莊子.胠篋》:「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曲者,曷嘗不法聖人哉!」唐.蔣防《霍小玉傳》:「住在勝業坊古寺曲,甫上車門宅是也。」

7.拐彎之處。如:「山曲」、「河曲」。唐.張九齡〈晨坐齋中偶而成詠〉詩:「休閒倘有素,豈負南山曲。」唐.李白〈惜餘春賦〉:「漢之曲兮江之潭。」

8.事理不直。如:「是非曲直」。《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若其不還,君退臣犯,曲在彼矣。」《荀子.不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

9.不正、偏邪。如:「歪曲」、「邪曲」。《韓非子.顯學》:「行曲則違於臧獲,行直則怒於諸侯,世主以為廉而禮之。」《戰國策.趙策二》:「窮鄉多異,曲學多辯。」

10.局部、一部分。《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莊子.天下》:「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

11.周全、盡心盡力。如:「曲盡孝道」。《易經.繫辭上》:「曲成萬物而不遺。」《太平廣記.第五五卷.伊用昌》:「其妻甚少,有殊色,音律女工之事,皆曲盡其妙。」

12.勉強。如:「委曲求全」。《鏡花緣》第四六回:「甥女主意已定,務望舅舅曲從。」《紅樓夢》第七九回:「金桂知其不可犯,每欲尋隙,又無隙可乘,只得曲意附就。」

13.姓。如漢代有曲證。

()ㄑㄩˇ

1. 樂歌。如:「歌曲」、「舞曲」。《楚辭.宋玉.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唐.杜甫〈贈花卿〉詩:「此曲祗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2. 文體名。中國古典韻文之一。元時最盛行,故稱為「元曲」。分散曲、劇曲二種。

3. 量詞。用於計算歌曲、樂曲。如:「高歌一曲」。唐.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彈數曲。」五代十國.李煜〈一斛珠.晚妝初過〉詞:「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A01831
A01831-014
部首筆畫  - 02 - 03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燭韻》。


A01831
A01831-013
部首筆畫  - 01 - 03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燭韻》。


A01831
A01831-012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部》。


A01831
A01831-010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燭韻》。


A01831
A01831-001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凵部》。


注音 (1)ㄑㄩ (2)ㄑㄩˇ
漢語拼音 (1)qū (2)qǔ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曲」之異體。「曲」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曲部》:「象器曲受物之形也。…或說:曲,蠶薄也。:古文曲。」今楷定通作「曲」(《玉篇.曲部》)。「字見段注本《說文解字.曲部》曰:「骫曲也。從玉聲。」本與「曲」不同字,然音同義近,故後世或混用無別。《字彙補.凵部》:「:與曲同。《道藏.洞靈真經》:『心巧應。』」據此,「」為「曲」之異體,可從。

A01831
A01831-007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燭韻.曲字》引〈A01752-007彰長田君斷碑〉。


A01831
A01831-014-4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部》。

《經典文字辨證書.部》。

《中華字海.王部》


=>C07425」之異體。

A01831
A01831-002
部首筆畫  - 01 - 03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曲部.曲字》。


注音 (1)ㄑㄩ (2)ㄑㄩˇ
漢語拼音 (1)qū (2)qǔ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曲」之異體。「曲」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曲部》:「象器曲受物之形也。…或說:曲,蠶薄也。:古文曲。」今楷定通作「曲」(《玉篇.曲部》)。「」字見《玉篇.曲部》曰:「曲:丘玉切,枉也;章也;不直也。:籀文。」蓋為《說文》古文之直接楷化(《玉篇》以為籀文,恐誤)。據此,「」為「曲」之異體,可從。

A01831
A01831-015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為「曲」之異體。與「」形近。


注音 (1)ㄑㄩ (2)ㄑㄩˇ
漢語拼音 (1)qū (2)qǔ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曲」之異體。曲,《說文解字.曲部》:「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說曲蠶薄也。」《四聲篇海.亞部》收「」字,注云:「音曲,古文。」按:《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為「曲」之異體。《古文四聲韻.入聲.燭韻》曲下引〈籀韻〉作「」形,二者皆與「形近,故「」亦當為「曲」之異體字。

A01831
A01831-011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燭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1831
A01831-009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曰部.曲字》引〈齊劉碑造象〉。

《敦煌俗字譜.曰部.曲字》引〈中74.659.下-1〉。

《中華字海.部》。


A01831
A01831-014-1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燭韻》引〈韓碑陰〉。


A01831
A01831-006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燭韻.曲字》引〈石經魯詩殘碑〉。


A01831
A01831-004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燭韻.曲字》引〈孫叔敖碑〉。


A01831
A01831-008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沃韻.曲字》引〈漢王君平鄉道碑〉。


A01831
A01831-003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燭韻.曲字》引〈高眹脩周公禮殿記〉。


A01831
A01831-005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燭韻.曲字》引〈綏民校尉熊君碑〉。


A01831
A01831-014-2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六畫.曲字》引〈唐沈士公墓誌〉。


A01831
A01831-014-3
部首筆畫  - 05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門部》。

《通志.卷三十一.六書故》。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三燭.頁658.左
卷六.偏旁.頁940.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三燭.區玉切.頁654
上聲.九噳.顆羽切.頁333
入聲.三燭.區玉切.頁654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五.a01831-012部.頁2.右
彙音寶鑑
卷三.恭上入聲.頁275.左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9:02:02